"能得到及时帮助很重要"——山东民营经济发展调查

12.03.2015  12:42

  近几年来,我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长远之计和战略之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无论是从自身潜力来看,还是与先进省市相比,山东民营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12月,召开了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全国工商联在济南召开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

  一年中在山东召开有关民营经济的三个省级和全国会议,这在山东历史上是少有的,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加快发展山东民营经济。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前期深入调研采访的基础上,我们推出这组报道,希望能对山东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有所助益。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2009年谈起美国人的创业时曾这样说:美国人创新创业精神确实与美国文化有关,但不仅仅取决于文化的因素,创业者能得到及时的帮助这一点很重要。

  确实,帮助创业者解决各种难题,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直接推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过程,这是山东特别强调和高度重视的。

   用好池子中现有的水

  在采访中,记者问民企老板们“经营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大多数的回答是“贷不到钱”。据省工商部门去年对2.7万户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72.3%的企业反映“贷款难”。

  这是困扰民营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怎样解决?首先是用好池子中现有的水,鼓励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放贷量。

  银行放贷,最怕的是打水漂,而民营企业由于信用资质、规模等问题,又确实存在这种风险。民企老板和主管部门都建议:这时需要更多“主体”站出来,帮助银行分担风险。

  第一个主体是政府。在各地走走,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帮助企业贷款的政府担保公司,然而民企反映那是“皇帝的女儿”“够不着”。一是在一些地方这种担保需要“反担保”——你要想让政府给你担保,你首先得找一家企业给政府担保作担保,这让企业不胜其累;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地方的企业不知道有政府担保,结果是,只有那些与政府有丝丝缕缕关系的企业受益。济阳县的政府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2012年只为3家企业提供担保、帮助融资600万元,就很能说明问题。

  政府担保公司这么做,主要是怕出坏账。怎样既能规避坏账,还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自2013年起,济阳县政府担保公司与县中小企业协会合作,让会员企业参与决定是否贷款给某一家企业。由于企业之间彼此了解运营状况和信用程度,并且会员企业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从贷款源头上把住了关。二是通过中小企业协会宣传了这种贷款,让更多企业受惠。

  这就是济阳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贷款。企业只需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风险金和保证金,不需其他抵押,最高可贷到500万元。2014年,济阳县200家中小企业获得这种贷款3亿元,迄今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各地探索了更多分担风险的“主体”。寿光通过市场办法,把保险公司拉进来,以“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的模式,让中小企业无需抵押便可贷款。广饶县大王镇将镇集体企业大王集团推出来,以“中国500强企业”的实力,为325家小微企业担保贷款45亿元。

  银行加大放贷量,当前需要适时拓展抵押物的范围。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上,省长郭树清曾谈到,要鼓励银行开展动产、仓单、股权等新型抵(质)押担保贷款业务。

  然而记者在一些地方却看到与此相反的情况。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老板根据上市规则,自掏现金1800万购买了企业的2700股,企业运转需要资金,老板以这2700股的股权作为抵押去贷款,银行告之“没有这项业务”,老板直呼“还不如不上市”。

  在潍坊一些地方,银行贷款的有效抵押物,不但包括林权、海域使用权、知识产权等,还包括蔬菜大棚、农村住房、畜禽舍等农民身边的东西,让创业者大大拓宽了融资范围。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新事物开始具备担当抵押物的资格,银行应当与时俱进拓展范围。

  银行给企业放贷,要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当前个别银行存在这样的现象:不是下雨才打伞,而是阴天就打伞——经济稍有波动,银行就从企业收回贷款,影响了企业经营,并为这种行为签定“霸王条款”:银行可以和企业随时终止合同,企业则不可以。

  来自各地的消息,服务民企做得好的还是各地自办的城商行。而来自省金融部门的消息,在城商行的众多业务中,中小微企业贷款是赚钱的能手,城商行股东们为此主动增资扩股。潍坊银行、日照银行还在全省布局,加大业务量。看来,为民企贷款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