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捐干细胞救患儿 "80后"小伙和妻子推迟备孕

23.11.2017  16:25
  “孩子还可以再要,救命的事不能等。”11月22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采集室内,济南“80后”小伙张相林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为了救一名一岁的患病男童,张相林夫妇毅然决定推迟自家要娃计划。

  齐鲁晚报记者 王小蒙 

  同事患白血病去世

  受触动成为志愿者

  在打了几天动员剂之后,11月22日一早,长清小伙张相林再次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血液采集室内,他的胳膊分别扎上两根管子,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后,造血干细胞一点点被分离出来。整个采集过程需要一上午时间,张相林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

  张相林说,他是在2012年4月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当时被同事的经历深深触动。“有个同事和我关系很好,我有一段时间出差,回来之后没看到他,才知道他因急性白血病去世了。

  这件事让张相林非常难受,同时也感到生命的脆弱。他上网了解白血病,才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救人,他就决定做点什么。“我专门抽空从长清来到济南市红十字会报名,并采集了血样成为一名志愿者。

  让张相林没想到的是,隔了五年之后,他真的配型成功了。“今年7月底,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我初配成功,当时我真的很激动,也感觉很幸运,如果我那位朋友在天有灵,相信他也会替我高兴的。

  张相林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妻子赵慧,赵慧这才得知丈夫是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听说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能救人真的很不容易,肯定会尽力支持他。”赵慧说,她为丈夫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担心他的身体。

  妻子被他感动

  也想捐干细胞救人

  张相林作为一家计算机公司的工程师,经常到各地出差,跟妻子去年才结婚,夫妻俩年龄也都不小了,要孩子成为头等大事。“本来计划今年10月要孩子,可是9月份接到高配成功体检的通知。”张相林说,从他成为志愿者那一天开始,就打定主意要捐献,他只好跟妻子协商推迟自家要娃计划。

  此前一直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抽骨髓的赵慧,专门咨询了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还跟几位成功捐献的志愿者聊了聊,确信捐献并不会影响健康,三个月后就可以正常备孕,赵慧这才放下了心。

  “自家娃可以推迟再要,但救命的大事不能等。患病的孩子这么小,丈夫可以说是他唯一的希望。”在捐献前十几天,张相林夫妇才知道受捐者是一名一岁的男孩,赵慧不禁心疼地哭了起来,同时更坚定了她支持丈夫捐献的决心。

  从9月份开始,赵慧就监督丈夫不要吸烟喝酒,晚上陪同他去锻炼身体,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捐献。“想着一个陌生的小男孩跟丈夫血脉相连,这种感觉很奇妙。”赵慧希望小男孩能尽快康复。

  据了解,截至目前,济南市造血干细胞登记志愿者已达1.5万人,张相林是济南第48例、山东第5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长清区首例。受捐者是济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救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

  “同事听说了丈夫的事迹之后,也都想着采集血样成为一名志愿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给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赵慧说,她打算告诉未来的孩子,爸爸做的这件伟大的事,教他(她)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