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部谈福利变化:单位之间"攀比"销声匿迹

20.04.2015  11:07

  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整改成果应当巩固拓展,制度举措必须严格执行。当前,基层干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工作在不在“状态”?如何激励他们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今起,本版推出“干部状态新观察”系列报道,从待遇变化、离职纠结、晋升期待等方面,听公务员讲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诉求,以对话沟通凝聚共识,用理性探讨鼓劲加油,引导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用实际行动推动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

  ——编者

   【讲述】

  郑州市政府某部门干部陈峰:

  “闺女买的茶,比啥都好喝”

  本报记者 朱佩娴

  提起福利待遇变化,郑州市政府某部门干部陈峰第一反应是:“每年两三斤的明前毛尖没有了!”

  快50岁的陈峰喜欢品茶,尤其喜爱喝本地的新茶。他回忆道,以前一到清明前后,单位就会给每人发两三斤信阳毛尖,这种茶市面上都要卖四五百元一斤。“论色泽、论气味,单位发的绝对是上等好茶,市面上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即使有,自己掏腰包哪里舍得呀?”陈峰尴尬一笑,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除了明前毛尖,购物卡、集体外出参观……往昔的“好日子”里,这些一个都不能少。陈峰直言不讳:“以前出差时会顺便在当地逛逛,把工作日和周末连起来,把工作和旅游结合起来。”广东、海南、云南、浙江等好山好水好地,他都去过。然而这两年,“连郑州市都没出过。”

  对于把这些福利称为“油水”的质疑,陈峰也曾有过自己的解释:“公务员收入虽然稳定,但是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干部也是体面的职业,只要不过分,福利待遇好一些,大家也能理解吧。”

  负责办公室工作的陈峰还把往日的福利称作是“甜蜜的负担”。以前每逢大小节庆,单位同事早早就开始议论自己单位会发什么,别的单位都发了什么,语气里有对自己单位的“满满期望”,也有对他人单位的“羡慕嫉妒恨”。这种“攀比”让陈峰觉得“压力山大”。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不该有的福利全都不见了,单位之间的“攀比”也销声匿迹。“现在偶尔会听见一两句抱怨的,但是工作更纯粹了,生活更有质量了。”

  陈峰解释道:以前“考察”多,旅游和工作混在一起,也不省心,也没底气再向领导提休年假的事。“现在好了,公私分明。工作日认真工作,节假日好好陪家人。”“五一”快到了,陈峰早已买好了三张去韩国的机票,计划把“五一”假期和年假一起休了,领导也批准了。“这是近十年来,全家第一次一起出游。”

  陈峰续了一杯茶,清香扑面。“这是闺女在网上刚给我买的毛尖,说是半价,打折后100多块钱一斤。”陈峰笑出了鱼尾纹,“闺女买的茶,比啥都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