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 习近平的“三农观”

31.12.2015  18:34

  (一)农业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表示

  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江苏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调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察时说

  中国现阶段不是要不要农业的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怎样迎难克艰、继续抓好的问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不能拖后腿。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清醒。东三省处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方方队里,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遵循规律、科学发展。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

  (二)农业强,必须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强调

  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表示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

  ——2014年3月9日,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到安徽代表团时说

  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