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5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回顾

13.07.2015  16:05

  一、2015年1-6月
  1月份南北市场整体表现不一,东北产区虽上量增加,但随着临储收购节奏加快,日均收购量基本在100万吨,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产区基层粮价获支撑,玉米现货保持坚挺趋势。相反缺乏政策支撑的华北市场则是跌势不断,市场供应宽松,且下游需求不旺,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以弱势平稳为主,因养殖行情持续疲弱,用粮企业采购谨慎,销区价格上行乏力。
  2月份正处春节假日期间,市场整体淡静,玉米价格整体持稳。节日临近月底,随着市场购销陆续恢复,玉米价格逐渐有回暖之势。截至2月底,市场二等粮均价约2265元/吨,较1月初上涨约10元/吨。3月份市场购销活跃,东北临储收购力度不减,产区余粮缩减,贸易商看涨预期高,入市积极,玉米价格快速上扬。华北随着市场陆续开工,基层贸易逐渐启动,随着深加工企业补库、饲料厂采购增加带动,市场粮价上涨不断。销区同样迎来上涨行情,一方面企业补库需求支撑贸易商报价,同时产区玉米高价一定程度催涨销区玉米价格。
  3月份港口玉米价格表现“抢眼”,东北产区现货坚挺,支撑北港玉米价格,截至3月中下旬,北港较月初上涨约30元/吨;南方购销活跃,用粮企业补货不断增加,另港口到货有限,多重利多提振南港玉米价格,截至月底广东港玉米价格约2530元/吨,较月初涨幅约3.7%。3月的玉米市场整体涨势一片,至月底随着利多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玉米价格涨势放缓。此波上涨一直延续到4月初,截至4月7日,全国玉米均价约2366元/吨,较月初涨幅约在4.1%。
  4月玉米市场整体是观望中弱势盘整,东北产区临储收购收尾,收储再次创下新高。但不同与去年,贸易商、饲料企业、深加工处等库存水平均高于上年同期。另国储拍卖提前启动,国内玉米市场再次向政策市转换,东北产区玉米小幅回落。华北市场先涨后跌,前期贸易商看多后市,深加工提价收购,但随政策粮投放、小麦滕库逐渐开展,市场供应压力增加。
  5月玉米市场整体窄幅震荡,供应方面:产区基层粮源不断释放,国储拍卖进入常态化,市场粮源充足;需求方面:终端消费疲软,进口高粱、大麦替代挤占玉米消费市场,销区玉米消费明显缩减,加上用粮企业库存充裕、采购需求一般,玉米消费需求缺乏利好支撑。
  6月整体延续震荡调整格局,中下旬开始玉米价格阴跌不止,市场主体看空心态逐渐增加,多方利空积聚,市场长期“低迷”氛围影响, 玉米市场“旺季不旺”。总体而言,上半年玉米市场弱势收场。现阶段应该是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以往市场会出现粮源阶段性供应紧张,从而迎来季节性上涨行情,但截至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并未出现上涨趋势,且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是持续走低的。虽现在市场反映基层余粮不多,企业库存较前期明显缩减,但粮价仍持续偏弱,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格局,短期供大于需现状难以改变,国储压力、进口替代、需求疲弱,现货市场缺乏支撑,持续低迷的行情使市场主体心态逐渐偏空,玉米价格承压走低。短期内供给充足、替代火热、需求不旺会继续对国内玉米市场带来压力,国储库存高企进一步加剧当前的玉米大库存状态,持续关注政策面是否会做出调整。
  二、2014年1-12月
  2014年1月20日国家玉米收储量已经超过3200万吨,超12/2013年度全年收购量。收储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东北玉米价格。随着年底临近,农户售粮意愿增强,产区玉米上量增加,市场供应增加,港口玉米库存增加趋势明显,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压力,造成国内玉米价格略趋弱。加之春节期间,市场多数处于放假状态,玉米购销清淡,价格延续春节前弱势态势。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因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出现下跌,产区玉米水杂霉变有所增加,下游企业等对玉米需求较为理性,玉米价格持续弱势。
  2014年2月15日起,调整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5分,由此前的13.01分/吨公里,上调到14.51分/吨公里,调价幅度约为11.5%,运费调整与临储收购政策支撑了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春节后国内玉米交易逐渐恢复,玉米企稳。
  截止3月25日,临储玉米收储量突破6000万吨,达历年之最,东北优质粮源减少及玉米收储量大幅增加支撑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而与之相反的是华北产区受余粮较充裕及需求疲软的影响,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弱势明显。3月末随着东北余粮渐少,华北地区玉米出现倒挂,进入港口北上入库、南下支撑下游需求,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获得支撑。
  5~8月,市场刚需不减,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涨幅10.26%。2013/2014年度临储玉米收储量为6919万吨。加上2013年库存玉米,国内玉米库存接近1亿吨。接近7000万吨的收储量为有临储收购以来之最,临储收购量大增支撑了东北玉米价格。临储收购结束后,东北地区粮源售罄,华北地区粮源见底,市场无粮可售,玉米价格逐渐上涨,加之5月份生猪价格触底大幅反弹,淀粉糖进入消费旺季,下游玉米需求同比大量增加,连续进行的玉米临储拍卖未能停止玉米连续上涨势头,受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偏低,不断提价补库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在临储拍卖连续进行的情况下仍然连续上涨,深加工企业引领国内玉米价格上行。
  随着新季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临储拍卖成交量价不断降低,9月份春玉米上市小幅缓解了玉米市场需求,玉米价格涨幅放缓,国内玉米价格整体震荡趋稳。7zA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10月份东北产区玉米陆续大量上市,贸易主体整体购销更加谨慎,深加工企业多为随采随用,下游养殖业再次遇冷,淀粉、糖等深加工产品仍处弱势,下游需求同比减少,随着玉米上市量的增加,深加工企业不断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产区玉米价格一路下行至合理区间。
  11月25日国家正式出台2014/2015年度东北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收购价格与2013年相同,东北临储政策出台后,产区玉米价格整体稳定,受2014年暖冬影响,产区粮食霉变较高,部分地区粮食超过政策收购的霉变2%的限制,玉米整体入库进度缓慢,12月15日东北玉米临储政策霉变限制放宽至5%,仍有部分玉米因超标而不能入库,玉米市场供应环境宽松致使国内玉米价格震荡趋弱。
  2014年销区玉米运费补贴政策取消,销区玉米价格波动以产区价格为基准,玉米下游需求整体疲软,难以支撑玉米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一路弱势盘整。
  三、2013年1-12月
  1月~2月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经历了下跌—企稳—反弹过程。从时间点来看,2月中旬正值农历传统春节假期,也成为农民卖粮高峰时间的自然分割点。春节之前,由于东北地区气温尚低,加之上一年度收获后价格上升强劲,临近节日农民卖粮热情有限,价格跌幅相对有限;随着春节长假结束,东北气温迅速升高,农民卖粮压力凸显,3 月初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并波及港口等地。
  不过,3月中旬,在东北临储政策放宽、收购范围扩大的有力支撑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终于成功筑底,局部反弹4月~6月国内玉米市场持续笼罩在H7N9禽流感疫情对家禽乃至饲料养殖业的不利阴影之下,受此影响其价格不断下跌,并跌破去年新粮上市高峰的最低水平。7zA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直至5月份随着禽流感疫情的缓解,东北天气及政策等利多因素使得国内玉米市场行情重返上行通道。6月份正值国内新麦上市阶段,国内玉米市场购销活动略显清淡。同时,东北临储玉米跨省移库方案确定,但对于南方销区的影响有限;6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继续温和上扬,南方销区需求平淡以及北方港口高库存水平使得市场不温不火。
  7月~9月正值国内玉米市场青黄不接时期。按惯例,此阶段其价格将会坚挺上扬,但2013年情况较为特殊,受制于去年东北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今年上半年市场购销活动一直相对清淡,加之市场需求整体偏弱,玉米价格不涨反跌。
  虽然9月初,产区优质粮源供应量持续缩减,东北优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且南方港口及部分销区也同步上扬,但仍未改变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偏弱局面。与此同时,国际玉米价格也创下年内新低。正值秋粮收购时节。在国内玉米再获丰收、市场需求表现不佳及国际市场低价玉米进口增加的背景下,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凸显,其价格整体呈北强南弱、窄幅波动格局。国际市场方面,在全球玉米丰产预期增强及转基因玉米频频遭遇退货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创下三年内低点。
  2013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产区实行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其中我省国标三等玉米收购价为1.12元/斤,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二是由于上一年度东北临储玉米大量入库,新季玉米丰收后面临收储仓容不足的困境,在先期进行两次玉米跨省移库之后再启“北粮南运”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南方销区企业到东北采购新玉米享受运费补贴140元/t;三是临储玉米收购标准放宽,要求生霉粒含量应控制在不超过5%,超5%的不得收购,生霉粒含量在2%~5%的,应尽可能整理达标后入仓,对经整理仍难以达标的,应单独储存。
  不难看出,2013年国家对于东北新季玉米托市力度较强,不仅提前公布临储托市价格为市场注入“强心剂”,而且为鼓励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新粮,缓解主产区收购压力,给予企业费用补贴,充分调动了用粮企业采购东北粮源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东北粮源外运速度。此外,临储玉米收购标准放宽,对缓解新粮上市压力、促进临储玉米收购起到积极作用。随着上述政策的陆续启动,国内玉米市场“政策市”特征逐渐显现,其价格底部获得较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