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系列报道之七:小时候才叫过年

15.02.2015  19:41

   编者按: 曾几何时,过年是我们生活中一件天大的事情,从年头开始,我们便开始眼巴巴盼望着赶紧过年,穿新衣、戴新帽、收压岁钱、吃美味佳肴,都是这种盼望里不可少的元素。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望不再那么强烈,不少人却明显地感觉到“年味儿”越来越淡了,那些关于热热闹闹过大年的记忆,似乎也停留在了儿时。然而,感慨“年味儿”少了也好,不再盼望过年也罢,每逢新春佳节,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回家团圆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信仰。春节来临之际,中国山东网特别策划“寻找年味”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寻找那些失落的“年味儿”,迎接新年的到来。

   “寻找年味”系列报道之七:小时候过年才叫过年,如今叫放假

  小时候觉得过年时间好长,从放寒假开始,便掰着手指数日子,一直到元宵节过完,年才算真的过完。而现在,过年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放假,七天的假期过完,年也就算过完了。虽然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快乐再也没有了,但是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会觉得很幸福。

   逃不掉的劳动:大扫除、贴春联

  从腊月二十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忙年了,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寒假最痛苦的就是要跟着家人大扫除。大人们干一些体力活儿,我们小孩子则要把家里所有的桌椅板凳、柜子、窗户玻璃擦干净。腊月的天很冷,小手冻得通红。那时候才会意识到——家里怎么那么多家具啊。

  而且过年时候的大扫除要进行一整天,这就意味着一整天不能出去玩,有时候小伙伴儿来家里玩,会帮着一起干活儿,那时候干活儿才不会太无聊。

  还有一项躲不过的劳动就是贴春联。按照习俗,一般是除夕的白天贴春联,那时候马上就要过年了,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哪还有心思好好在家待着啊。但是因为大人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会把贴春联的任务安排给小孩子。

  记忆里贴春联的时候,总是吹着冷风,冻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有时候想偷懒只贴显眼的位置,但是狡猾的大人们会边干活边检查我们的工作,然后让我们把漏贴的地方再贴上。好在贴完春联就要过年了,想想便也不再那么难过了。

   最难忘的味道:欢欢喜喜的年夜饭

  按照老家的习俗,年夜饭都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吃,而且要很早,有些俗语是“过年好,起得早”“起得早,过得好”。记忆中,小时候四五点钟就会被大人从被窝里揪出来,瞬间的起床气之后,便是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开心地爬起来。

  老家的年夜饭都是大年初一一早做,按照习俗,这顿饭是由家里的男士做。做了一年饭的妈妈,这顿饭可以不插手,全部由爸爸做。对爸爸不放心的妈妈,每年除夕夜的时候都会把爸爸第二天要做的食材准备好、清洗干净,然后告诉他要做啥菜。

  那时候,爷爷奶奶都健在,做完菜的爸爸,一早就把我们叫起来,让我们穿上期待已久的新衣服,然后带着做好的菜,领着我们去奶奶家吃饭。爷爷也会做很多菜,奶奶会早早起床,把一张大桌子放在炕上等我们。

  到了奶奶家,我们便把酒菜都摆在桌子上,然后围坐在桌边吃年夜饭。吃饭的间隙,我们几个孩子就会爬到爷爷身边,给爷爷磕头,大人们会在一边起哄:“看看谁磕得响,谁磕得响给谁!”爷爷笑呵呵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专门去银行换的新钱分给我们,并嘱咐我们来年要继续好好学习,再抱回几个大奖状。跟爷爷讨完压岁钱,再去跟爸爸、妈妈、叔叔们讨。

  白菜肉的饺子、大鲤鱼、辣子鸡、蜜枣……小时候年夜饭的味道还在齿间,总让人忍不住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