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住建局科学谋划2015年村镇建设工作

18.03.2015  18:09

        2015年,临沂市住建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分类推进重点镇(示范镇)建设,逐步规范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保护发展历史文化传统镇村,力争形成“小城镇特色发展—农村新型社区规范发展—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一般村环境整治”的村镇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按照全市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继续以省级示范镇、市级重点镇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共同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创新驱动,推动全市小城镇特色建设、健康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城镇。力争到2015年末,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城镇化平均水平达到52%,12个第二批省级示范镇城镇化平均水平达到41%。力争全市24个重点镇(示范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在全省取得较好位次,确保2-3个示范镇进入全省20强。通过政策扶持、机构改革、制度建设等,促进全国重点镇跨越发展,打造4-5个在全国、全省示范试点的重点镇。通过自然资源挖掘、地域文化培育、城镇风貌规划、生态文明打造等方式,促进一般小城镇特色发展,确保每县区建设培育至少1-2个获得省级以上称号的特色小城镇。
        深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立足临沂地方特色,按照《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适时启动《临沂市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和县级《农村新型社区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型社区,力争纳入城镇化管理的农村新型社区达到120个。抓制度规范,继续抓好危房改造工作,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改造对象信息和各环节审查结果全部公示。要求各县区在资格审查、操作程序、质量安全等环节开展自查自纠。组织有关部门联合督导,抓好督查检查,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计划新建农村住房6万户,改造危房5000户,培育农村新型社区示范社区100个,打造美丽乡村100个。
        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五项工程”建设。力争2015年天然气用户达到23万户,“暖入户”社区达到180个,力争实现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入住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善“乡镇—社区—村庄”污水处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村庄综合整治,以村内道路硬化为基础促进村庄“五化”达标。
        认真开展特色镇村建设保护工作。  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沂蒙传统村落”的普查、命名和保护工作,并积极向上推荐,对经省级以上认定的“传统村落”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积极指导列入国家传统村落的村庄完善规划编制和建档工作,争取国家扶持资金。积极做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特色景观名镇村”、“历史文化名镇村”等特色村镇申报工作,争取我市更多村镇列入省级以上特色镇村命名和扶持。制定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方案,确定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项目,明显改善环境景观面貌。(乔淑琴 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