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举办2016年第五期社科学术沙龙

23.08.2016  17:43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复杂多变,形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象。面对当代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表现及趋势,既需要准确掌握、辨析主要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主张及其意识形态倾向,更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为了推进社科理论界对当代社会思潮加强研究探讨,8月5日,云南省社科联、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云南省“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价值观建设与认同整合”创新团队共同举办2016年第五期社科学术沙龙,邀请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央党校教授王怀超,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组长唐先胜以及我省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等21人,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展开交流讨论。

当代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倾向

在由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张瑞才主持的3个多小时的交流互动中,大家一致认为,对当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用“扬弃”的方式深入研究,萃取精华的部分,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面对当前甚嚣尘上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侵扰侵害。

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蒋红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社会思潮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以特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社会思潮一般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且往往带有某种倾向性。社会思潮以文化为载体,但不仅仅是文化现象,还是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立场、具有理论外观的社会心理。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罗文认为,社会思潮是一定时代社会环境的产物,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和社会矛盾的“指示器”。

社会思潮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之分。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占据指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导我国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而非主流意识形态则呈现多元化的倾向,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特征。”蒋红认为,由此带来的积极的方面,是社会氛围宽松、人民思想活跃、发展活力增强;但是,也存在使主流意识形态弱化,导致“意识形态疲软”甚至“意识形态迷茫”等问题。

云南省社科院马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小军在主旨发言中,揭示了非主流意识形态中具有代表性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主要错误。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思想体系和基本原理,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二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罗文认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存在于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实以及社会现状,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正确、合理的部分,可以借鉴吸收;对于错误的、变质的部分,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明辨是非,敢抓敢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与会专家学者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领当今社会思潮,交流了各自的思考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

张瑞才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就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加强理论辨析,有效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就是与各种消极、落后乃至反动的社会思潮进行斗争,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思潮主流的过程。

蒋红认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判断各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立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及影响,辨正误、识良莠,才能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有效抵御及消除错误思潮的危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罗文认为,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要把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最根本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是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唐先胜结合反腐倡廉,分析了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问题。

正确引领当代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当代社会各种思潮的关系,是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引领与被引领的辩证关系。只有坚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王怀超表示,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各个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不仅要研究它们错误的、消极的一面,更要萃取它们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一面。蒋红认为,应理性正视并冷静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现实,在此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引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罗文强调,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有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强力支撑与引领。因此,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一般性质、特点和影响广泛的具体思潮,客观评判社会思潮的社会作用,引导群众科学、全面地认识社会思潮,与错误思潮作斗争。同时要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整合不同的社会思潮,确立目前的目标取向,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黄小军也提出,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的物质基础,构筑意识形态工作的保障体系,占领高科技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制高点;必须弘扬先进文化以促进国家“软实力”建设,关注民情,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