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赶大集:节日效应难挽食用油销售颓势

17.02.2015  11:32

      编者按: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选购年货。这个春节,什么样的农产品受到百姓欢迎,今年的农产品市场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农户们又该如何打好节日产销这一仗?《看市场》今天继续推出春节特别节目《年货赶大集》,共同关注春节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变化、供需行情。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粮油市场。

      过年期间,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向来是春节的重头戏。可要做出一桌丰盛的美食,食用油是必备之品,所以每逢春节,这粮油市场都是火爆非常。然而,近日记者在北京多家超市和粮油市场发现,前来购买的居民屈指可数。多品牌食用油打出了大减价,大促销的标语,还是无法挽回销售颓势。为啥今年的粮油市场和往年如此不同?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李雨楠、张庆林)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春节将至,国内市场上蔬菜水果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粮价稳定,可本该在春节期间有所表现的食用油价格却不如其他商品那么淡定。记者走访时发现,当前食用油价格不升反降。据北京西城区某超市粮油主管刘海力介绍,眼下,几乎每家超市里的食用油都在促销。

      刘海力:“每年所做的促销都差不太多,品牌也都差不多。你像金龙鱼的调和油,原价原来是62.5元,做促销的话,一般都卖到59.9元。现在打完折最便宜的应该是福临门的葵花籽调和油,5L的,然后卖39.9元,之前价格是五十块钱左右。现在做促销,相对来说比去年提高一点。”

      刘海力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食用油价格便进入下降通道,2014年8、9月份以来跌得尤其猛烈,跌幅超过10%。很多食用油龙头企业早已连续公开降价。春节消费旺季,厂家更是主动提出要搞节日促销。

      刘海力:“厂家搞促销,过年了,提高自己的销售吧。”

      据记者了解,春节前后,食用油销售除了拼产品、拼服务,最重要的还是拼价格。在金龙鱼、福临门等大品牌宣布降价后,其他品牌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也不得不跟进。从北京主销区来看,当前价位已回落至八年前的水平,创下近八年来的新低。

      俗话说: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作为生活必需品,何以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境地?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分析师刘敬亮表示,是受国际大豆期货行情暴跌的拖累。

      刘敬亮:“由于我国大豆油主要以进口为主,其国内行情主要受国际市场左右。去年,世界大豆三大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阿根廷以及美国均实现丰产,导致国际市场豆类行情下行,因此国内市场行情也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油大幅下跌,导致以大豆、棕榈油等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优势不再,大豆需求量随之下降。在以上因素的拖累下,豆油市场行情连连下跌,并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食用油价格如今虽然“大跳水”,但市场上并未出现抢购现象。一位正在超市采购年货的刘大爷告诉记者,随着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用油量已大幅减少,所以价格下跌点影响也不太大。

      刘大爷:“现在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考虑,用油并不是那么像以前那么多。一般从这个家庭主妇来看,都很注意不太用太多的油。所以这个食油价格上升下降对人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们家人口又不多,一年也就大概用个一两桶油吧。”

      而且食用油不同于其它鲜活农产品,易储存且保质期较长,淡旺季之间销量差距本就很小。刘敬亮指出,随着春节的到来,节前采购高峰基本结束,未来食用油价格将趋于平稳。

      刘敬亮:“节前销售高峰期基本结束,因此春节前食用油价格也将趋于平稳。对于节后走势,从往年运行规律来看,终端消费群体在节前集中采购的食用油需求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消化,因此节后一段时间销售仍将处于偏淡时期,考虑到南美国家大豆预期丰产且将陆续进入收获期,因此预计节后国内食用油市场行情仍将弱势运行。”

      在本轮降价潮中,食用油生产企业、中间批发商都损失了不少。针对国内市场行情依然由国际市场主导的现状,刘敬亮在此提醒春节后即将进入春耕备耕的种植户们,要警惕降价对大豆价格的影响。

      刘敬亮:“一般来说,国外大豆要比国内便宜,近几年以来国际大豆持续性、明显性降价,势必进一步打压国内市场,油厂采购国产大豆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将对基层豆农出售价格和销售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