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五化”并举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28.02.2017  13:34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全域园区统筹化、商事服务便利化、政务服务高效化、公共服务平台化、产城发展一体化,大抓开发区转型创新取得新成效。全市1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以不足全市1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70%以上的经济总量,开发区成为驱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1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在2015年度全省136家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全部晋升前100名,其中1家连续两年位居第1名,3家位列10强;国家级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4名。



    一、全域园区统筹化,构建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新格局。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紧抓不放,先后多次研究部署、专题调度、出台意见,提出了“四化”“四集”“三个转变”目标任务,成立主要领导挂帅、22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联席会议形式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2015年,在聘请国际专业机构进行咨询诊断的基础上,编制出台《潍坊市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开创了全国地级市统筹全域开发区发展的先例;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培育1个千亿级、6个500亿级、22个百亿级“1622”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每个开发区确定2-3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为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大开发区考核力度,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化发展等指标,在千分制考核中占100分,调动各级、各县市区的积极性。



    二、商事服务便利化,打造创新创业新引擎。把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作为开发区简政放权的“先手棋”,推动各开发区在放宽注册资本和场地准入条件的同时,落实简化登记手续等措施,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队伍。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都于2015年10月前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比国家要求的时间提前2个月。尤其是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的“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内部流转、四证联办”登记制度,率先实现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刻章许可证“四证合一”。2016年,全市1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41.58亿元,同比增长1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5亿元,增长11.6%;实际利用外资55.12亿元,增长19.6%;进出口总额1081.8亿元,增长14.9%;青州经济开发区的“青州市智联创业孵化中心”被认定为首批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三、政务服务高效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各开发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清理规范行政收费,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负担。各县市区落实“省级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有关规定,对所辖开发区充分授权。各开发区大力实施并联审批,以缩短时限、提高效率为核心,建立“集中受理、同步办理、网上流转、全程监督”的运行机制。部分开发区对实质审查材料完备、辅助申请材料暂缺的重大项目,实行“容缺审查”,先行受理并出具审查意见。组织各开发区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整合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的行政处罚权,成立综合执法队伍,有效解决了主体过多、权责交叉等问题。



    四、公共服务平台化,提升资源集约共享水平。整合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孵化加速等公共服务资源,着力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资源共享共用水平和效率。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众创空间集聚地。目前,全市开发区共建设公共服务平台70余个,其中综合平台24个,产业服务平台19个,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0个,孵化器平台17个。支持组建行业协会或企业合作联盟,以此为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企业间富余产能、服务资源、重大装备、共性技术的集约共用。建立综合服务运营平台,综合保税区国际加工、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四大产业”同步推进,打造全市对外开放新平台。构建事中事后监管平台,部分开发区整合工商、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信息,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平台,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措施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五、产城发展一体化,创建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产业发展方面,推动各开发区“”字为本、“”字当头,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招商、强链补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中园”“园中园”,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开发区共规划建设了50个特色产业园,其中国家级特色园区6个,省级园区14个,市县级园区30个。城市功能提升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加快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根据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需要,合理确定产业、公共服务、居住和生态用地比例。各开发区通过合理布局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区,建设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有机融合。积极利用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建成“四全一特”社区45个,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