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幼儿园教课要受罚引热议:咱家孩子该学点啥

28.02.2015  12:44

  近日,山东青岛一条《幼儿园提前教知识属违法教育局公示处罚标准》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幼儿园究竟可不可以教给孩子小学知识?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许多家长早早地教孩子背古诗、做算术,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好处?昨天(27日),记者就这些网友关心的问题做了多方采访。

  市教育局:幼儿园禁止教知识?不要曲解

  2月25日,青岛市教育局对《青岛市教育局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公示,在其附件“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暂行)”中明确规定:对于“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文化课内容,或者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小学阶段文化课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的”,根据违法严重程度,可处以5000元-20000元的罚款,最高可吊销办园许可证。

  幼儿园教课要受罚!这一规定一露面,引来网上一片热议。

  青岛市教育局解释称,这一罚则的法律依据来自于《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其第三十二条规定,幼儿园不得有以下行为:(一)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文化课内容,或者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小学阶段文化课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

  青岛市的地方规定,与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是一致的。2012年,教育部就曾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禁止提前教授小学阶段文化课内容”,被许多家长曲解为“幼儿园禁止教知识”,这是片面的理解。不允许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是从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严厉的处罚,主要是针对违法办班营利的行为,主旨是要保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热议:幼儿园啥也不学,上小学能跟上课吗

  连日来,在青青岛社区,这一话题引起热议。一些网友表示,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孩子在一踏入小学就进入课业压力沉重、竞争激烈的怪圈之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宁愿让孩子早一点学习小学课程,以便入学后能够顺利适应。

  网友“红罐正能量”表示: “这个怨不得学校,根子还在家长那里,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是背着唐诗三百首出生的,恨不得幼儿时期就读完高中的课程,所以不停的把孩子送往各种补习和特长班,用伤害孩子的方式成就自己的虚荣和功利。幼儿如果不进行学前教育,最先着急的肯定是家长,其实幼儿园的老师更懒得教,最好天天带孩子耍最好。”

  网友“yzzr”也表示,有些家长还专找能教知识的幼儿园,什么知识也不教,家长还会有意见。

  而网友“i_am_xueren”则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父母的无奈。这位网友表示,起初她也觉得孩子一上小学就被拴起来了,自由玩乐的时间就不多了,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由着孩子玩,什么补习班、幼小衔接班都没让孩子上。

  然而,孩子上小学后的情况让她始料不及。拼音和英语两面开弓,“孩子都不明白,为什么长得一模一样的一个字母,在语文里念这个音,到了英语又念另一个读音!1个半月的时间里,让孩子记住40多个拼音字母,还得会拼,还得能分出声母、韵母、单韵母、复韵母来!同时,还要学加减法、英语会话、品德、自然等等……这些老师们是得有多拼?”

  这位家长介绍,孩子上学前没让孩子背古诗,到了小学,学校专门发了一本《好书伴你成长》的书,放寒暑假时,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孩子全部背过里面那些诗,学期末会考核打分!这些都是孩子死记硬背下来的,根本不懂什么意思。所以学前说不让孩子背诗的,上学后都得补上,谁都跑不了!这位家长总结说:“反正这么说吧,零起点的孩子上学开始真的会很累很累!孩子累,家长也累!不是家长太急功近利了,而是学校的教育方式太b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