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去年查获五千“洋黑工” 多从事低端产业
31.03.2015 11:22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多从事低端产业 蛇头中介形成产业链
广州日报记者李栋 通讯员凌碧波、刘志荣 春节过后,珠三角地区用工紧张现象突显,在招工难且国内用工成本攀升的情况下,来自毗邻国家的境外“黑工”趁机涌入,部分企业铤而走险,雇用非法入境的外籍劳工,形成了蛇头、转运、中介“一条龙”的利益链。 这些“洋黑工”大多从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国家偷渡来,主要涉及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据悉,仅去年广东查获的外籍“黑工”就超过5000人。 黑工之旅 每日工作十小时 每月挣得两三千 2014年12月,广东东莞警方在东莞市道滘镇一鞋厂内查获53名涉嫌非法入境非法务工的东南亚某国人员,并抓获2名组织外国人偷越国(边)境的中国籍犯罪嫌疑人。 该鞋厂总共有100多人,主要业务是手工加工外贸鞋。53名外籍人员陆续分批抵达后,便一直吃住、工作都在工厂里,基本与外界隔绝,外人很难发现。在这些人中也有个别人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这批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员基本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以女性居多(36名女性,17名男性),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务工。工厂开出的待遇是每小时8~10元人民币,没有任何福利保险,此外,蛇头还会从每人的工资里按每小时2元“抽水”。他们的工作时间经常在10个小时以上,下班基本都会待在厂里,因为在外面他们容易被辨认出来,而且身上没有任何证件。 工厂是根据订单来生产的,加工完一批订单后,他们或者换一个工厂,或者就回去了,等下次有订单时再过来,而他们所挣的工资最后都由蛇头转交给家属。 这些外籍“黑工”尽管面临着高额罚款的风险,但相对于当地每月400~500元人民币的工资,他们在东莞的工厂里每月能挣到2000~3000元人民币。 蛇头 偷渡“老乡”赚介绍费 代领工资还协调纠纷 2014年5月,中山警方在查处的多宗外国人“三非”案件中顺藤摸瓜,锁定了一个疑似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蛇头”。据悉,这个名叫“小芳”的蛇头系东南亚某国公民,于2013年9月份开始,先后多次以介绍“老乡”来华务工为由组织多批非法入境人员到中山非法就业,并从中收取“介绍费”。 蛇头“小芳”是一名阮姓的女子,在中国生活了10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长期在广东珠海居住,构建了一条从边境到珠海的偷渡运输线。“小芳”首先给边境线上的蛇仔们打电话,在边境地区派发卡片发布招工信息,组织偷渡者先持边民证到我国边境,在那里有蛇仔的大巴等待并教他们逃避边防检查,然后蛇头“小芳”在珠海接应,再将他们送到工厂。 从边境到珠海的车费正常只要200多元,蛇头每人会收取600~800元不等的车费作为“介绍费”。蛇头的利润还远不止于此,他们不仅组织偷渡,还承担起这些外籍“黑工”经纪人的角色。这些“黑工”的工资平时也由蛇头代领,汇款给家属,帮助协调纠纷,帮忙更换工作等。这些人生地不熟的外籍“黑工”有时甚至很感激这些“蛇头”:因为他们的介绍,才找到了一份工资不错的工作。 中介 为牟利“地上”转“地下” 一日一人抽成40元 “黑中介”也是这条跨国非法务工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他们很多原本就是劳务中介公司,在珠三角混迹多年。因为正规的劳务中介利润不高,“赚不到什么钱”,就从“地上”转入“地下”,干起利润更高的“洋黑工”中介生意。 2014年3月,东莞警方在厚街镇一工厂内查获15名涉嫌非法入境、非法务工的东南亚某国人员。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15名“三非”外国人都是通过同一“黑中介”介绍入厂。经过深入调查,最终在厚街镇将该案“黑中介”嫌疑人彭某贵(男,42岁,重庆人)抓获。 据彭某交代,其原来就是开中介公司介绍劳工的,后来因为缺工厉害没有客源,做不下去了,就转成了“黑中介”。他在东莞已经从事了十多年的中介工作,对东莞缺工的工厂非常熟悉,通过以前的一个工友在边境认识了外籍务工者,就干起了这行。 “黑中介”负责联系客源和工厂,这些外籍“黑工”抵达东莞后,帮他们办假身份证,教他们应对盘问:自称为来自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不会讲普通话。当然,中介也会从这些外籍务工者身上“抽水”,按照人头每小时抽取他们的工资作为介绍费。据统计,中介一天能在一个人身上赚到40元的利润。 工厂 高薪难招苦岗位 黑工能干还廉价 “招工难,确实很难。”中山市三乡镇某食品公司的黄老板极力向记者证明,他们雇用非法入境的外籍“劳工”实属无奈:不是为了低工资成本,而是真的招不到工人。 黄老板的食品公司属于传统的行业,“必须要靠手工来做,工艺必须靠人力”。他坦承,车间的工作的确比较艰苦:噪音大,环境差,比较难请工人。为此,他开出的工资算比较高的,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元,尽管如此,年轻人来了不到一段时间后仍然会走,原来400多名员工,现在只剩下不到200人。 黄老板将招工难的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做事”,特别是一些条件艰苦的岗位,年轻人更是不愿意来,很多岗位都还在使用着60多岁的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之下,那些来自东南亚的外籍劳工“比当地人好管理,愿意吃苦,一些艰苦的岗位都安排他们去做。” 相比内地年青一代的外来工对工资与待遇等要求越来越高,外籍黑工的要求仅为其一半,且不需要为他们购买相关保险;他们又吃苦耐劳,从事的是较艰苦的工作,加上他们的长相与广东人相似,面对用工荒和低价工资成本的诱惑,这些需要大量人手的低端手工业工厂仍然会铤而走险。 2014年10月25日,黄老板的食品公司被举报雇用非法入境的外籍劳工,公安机关一举查获7名涉嫌非法入境、非法就业的东南亚某国人员,黄老板的食品公司也被处以重罚。 聚焦“洋黑工” 增长迅速 近年来,外籍“黑工”不断涌入用工荒严重的珠三角地区,呈现增长之势。2013年,东莞市查获的外籍“黑工”为400多人,2014年就超过了800人。中山市2014年查处“三非”案件278宗,957人,几乎是2013年的4倍。 工作艰苦 据了解,这些“洋黑工”主要来自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国家,最初从事的工种从帮忙插花,发展到现在去一些电子厂、食品厂从事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不过,都是一些不需要技术含量或者条件比较艰苦的岗位。 治安隐患 外籍工刚来时都比较愿意吃苦,容易管理,而一旦熟悉了环境之后,也会产生事端。2014年3月,中山某模具制造厂先后招聘了23名某国非法劳工。2014年10月,这批工人中的阮某竟然因为纠纷,持刀将中国籍男子胡某故意伤害致死。 面临处罚 被查处的“三非”外国人将面临5000到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或拘留,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蛇头所面临的处罚是最重的,一旦被抓获,他们将会因涉嫌组织外国人偷越国(边)境罪被刑事拘留,面临法律的严惩。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企业主、用工单位切勿非法聘用外国人,一经查处,将依法处以每非法聘用一人罚一万元,总额不超过十万元的重罚,并责令承担所有遣送费用。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31.03.2015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