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侯一筠:山东应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

12.03.2015  12:44

1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一筠提出,建议山东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齐鲁网北京3月11日讯(特派记者 蔡晓彤 杨青青)1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一筠提出,建议山东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通过整合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侯一筠说,201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约占全国1/5。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远洋渔船规模占全国1/3,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等5大主导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拥有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机构,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联合批复了《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全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和海洋新兴产业引领区。

随着加快简政放权和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复,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山东进出口总额2771.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52亿美元,居全国前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市已列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经济走廊重点区域。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威海市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被列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同时,山东加快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等中外合作园区。建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区域发展专项资金,在产业协作发展、区域环境同治、要素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济青高铁、青荣城际、“外电入鲁”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侯一筠说,海陆统筹是提高经略海洋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原则。山东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将利用山东半岛地理优势,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发挥对全国海陆统筹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大省和对外开放重要桥头堡群,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海洋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对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由此,侯一筠提出,将支持山东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更好地发挥对海洋强国建设的示范作用。他希望国家在沿用“十二五”期间政策基础上,在资金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建议国家支持山东省整合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加快培育海洋特色市场体系,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青岛市航运发展,建设东北亚物流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