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定位,胡集镇精准保护“乡村记忆”

18.08.2016  00:05

▲8月13日,惠民县胡集镇文化站长宁洪波来到刘元寺村,为古龙爪槐拍照定位存档。此次普查的内容包括7类:文化遗址、老物件、文化人、手工技艺、名木古树、胡同以及其他如古井、桥涵等。

   ▲8月13日,惠民县胡集镇文化站长宁洪波来到刘元寺村,为古龙爪槐拍照定位存档。

  农村大众报惠民讯 (记者花宇 通讯员闫福波)600多年的龙爪槐,东经117°45′49″,北纬37°19′26″;40多年的老门楼,东经117°45′45″,北纬37°19′27″……8月13日,惠民县胡集镇文化站站长宁洪波来到刘元寺村,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将该村的“乡村记忆”逐一登记。从8月8日到今年年底,胡集镇对全镇99个未拆迁上楼村的文化遗址、老物件、名木古树、老胡同等承载“乡村记忆”功能的内容,进行精确的普查登记。
  此次普查的内容包括7类:文化遗址、老物件、文化人、手工技艺、名木古树、胡同以及其他如古井、桥涵等。对这些承载“乡村记忆”功能的内容,除了要拍照留档外,对不可移动的要用经纬度标明精确位置;对可移动的物件和非物质内容,要具体到人。普查结束时,镇上要和村干部签订保护责任书。今后,这些保护点或物件在拆除或变卖前,若村干部不提前告知镇文化站,将会被追责。普查结束后,胡集镇将把这些资料集结成册。截至8月13日,胡集镇已完成了6个村的普查。
  通过此次普查,很多不够格成为文物、但又有留存保护价值的乡村老物件,被发掘登记。在刘元寺村,50年以上的两棵老树、村民冯奎章家保留的颁发于1951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被登记在册;在小马村,一块民国时期的墓志以及老家谱被登记造册。这些东西,过去顶多村里部分人知道,镇上并不知道,更无从挖掘其价值。
  “乡村记忆”用经纬度确定坐标后,人们不仅可以按图索骥,前往参观品味,更为今后城镇建设的“留白”提供了依据。据了解,胡集镇由于地处惠民县高效经济区,近年来拆迁建设强度大,一些有价值的“乡村记忆”有永久流失的危险。胡集镇党委书记苏洪德说:“有了精确的定位后,今后在拆迁、规划、建设中,我们就会有意识地避开这些老树、老井、老宅院。条件允许时,还将围绕他们做景观。”据了解,有一些老建筑的部件,有望在街心小公园中组合重生,另一些老物件,将会在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展馆中有一席之地,供农民在生活巨变之后保留一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