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项目责任制破解“六难三案”

24.09.2014  22:12
  近日,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施方案》,确定了29个重点整治项目,并建立整治项目责任制,调动全院干警齐心合力整治“六难三案”问题,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在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

  为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该院对立案庭和立案窗口进行了重点整治。采取柜台式或窗口式开放办公模式,设立诉前调解室、法警值班室、会见谈话室等设施,为群众提供规范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同时,立案庭还设立了监督栏、公示窗口,公开工作规则和法官信息,方便群众监督。该院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老弱残障人员专用卫生设施,方便群众诉讼;设置电子触摸屏、电子公告屏、电子卷宗阅览室等查询设施,确保案件信息公开透明。此外,该院还制定了《立案信访窗口行为语言规范十条》等规定,从着装、接待、办理、答复等方面加强规范,着力提升窗口形象。

  为解决“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该院重点落实近年来制定的八项规范化管理制度。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推行节假日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对偏远乡镇的当事人,允许其到就近法庭递交立案材料,由法庭网上转交立案庭集中审查立案;建立了由21处派出法庭、11处巡回法庭和 37处服务站点相衔接的工作体系,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巡回审理案件983件,方便了群众诉讼;充分利用“执行司法查控系统”,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通过媒体曝光、发布限制高消费令、 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重拳打击规避执行的“ 老赖” ,着力化解“ 执行难”。

  为解决“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该院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强化了司法案件质量管控。该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开放的实施意见》,向公众开放立案大厅、审判法庭和法院文化建设场所,扩大庭审直播;完善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信息发布机制,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该院进一步健全错案防范机制,加强案件质量管理,规范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和敏感案件报告制度,规范审判管理权,建立发改案件定期通报制度,推行二审、再审案件逐案评析制度,不断加强对案件质量的指导监控;加强对审判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讨,统一执法尺度,对冤假错案坚决予以纠正。 责任编辑:宣传处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