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美丽乡村 增百姓福祉

31.10.2014  15:01

  ◆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见习记者王文硕 通讯员姜小蓉

  村里的生活污水竟然用上了膜技术处理,处理后水质清澈见底,道路甚至比有些大城市还要整洁,看不到一点垃圾……车辆驶进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赵家村,日处理能力200吨的膜技术污水处理设施,两个地埋式垃圾箱和22个密闭式塑料垃圾箱,整洁的村容村貌和这个只有170户居民的小村拥有的“重量级”污染治理设施,让前来参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的代表们赞叹不已。

  不单单是在赵家村,汽车一路穿行,一个个村庄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干净整洁堪比大城市,昔日垃圾成堆、污水乱流、畜禽粪便遍地的“脏乱差”现象一去不返。

  党政齐抓共管三级联动

  “荣成市按照政府主导、镇街推进、部门督导的原则,构建起党政齐抓共管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全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总体战略中,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书记、市长挂帅,市委副书记、一名副市长亲自抓。”荣成市环保局长陈夕明说。

  荣成市构建党政齐抓共管、三级联动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格局,正是山东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先后转发了省环保厅等部门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据山东省环保厅生态处处长吴松民介绍,2011年,山东省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示范期为3年。2011年~2012年,16市的20个示范区,中央、省、地方投入资金15.46亿元,实施完成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五大类783个项目,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611万吨、垃圾收集处理能力250万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36万吨、COD削减能力9000多吨、氨氮削减能力1000多吨,8000多个村庄、近千万人受益。

  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在占地23平方米、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排放标准的赵家村污水处理站前,荣成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图的图板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只见在全市行政区划图上密布着各镇村污水处理站。荣成市建设MBR一体化膜技术污水处理设施,解决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仅此一项就投资近5000万元。

  据了解,荣成市投资10亿多元,建设了3处市级、40处镇级和21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890多公里、中水回用管网190多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以上。投资两亿元,建成两处市级垃圾处理场、25处镇级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环卫保洁率、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

  威海市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累计建成125处镇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所有镇都建成了垃圾转运站,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

  章丘等市县积极引导城市周边镇村污水进城市管网,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污水处理站,经济基础较弱的自建氧化塘、人工湿地等简易处理设施。

  滕州市、枣庄市峄城区探索采取了太阳能堆肥技术为代表的村庄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模式。高密市通过在沼气发生装置外加盖暖棚,破解了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影响沼气产量的瓶颈。

  建立后续管护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既要有资金投入,还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才能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

  临沂市投资2700万元为所有建制镇配备了垃圾压缩车,垃圾中转环节实现了“一镇、一站、一车”,全市142个非城市建成区乡镇已建成垃圾中转站148座。通过省资金奖补,市县财政拿出补助资金、企业捐建等形式,今年计划为80个建成入住的农村社区配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全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社区达到325个,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莲县组建成立了农村环卫管护中心,乡镇街道成立环卫所,各村(居)成立环卫队,按每400人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村居保洁员,每辆垃圾清运车配备1名垃圾清运员,率先在日照市实现了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全覆盖。

  荣成市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市级重大督查事项和日常督导范围,纳入对各相关镇、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污水、垃圾、河道、村路建设等公益性设施,以市级投入为主,镇级适当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