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深化平台建设培育新型业态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5.03.2016  18:06

  近年来,青岛市南区围绕“传承创新、品质至上、兴业惠民”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一核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化、时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力促文化产业成为区域新经济增长点。

  一、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升文化产业聚合效应

  (一)构建“一核一体两翼”格局。出台《青岛市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一核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形成以创意100、国际动漫园为重要节点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核;以小鱼山名人故居、八大关欧陆风情建筑等为主轴线的中部人文历史文化发展综合体;以时尚闽江特色街区、奥帆时尚商圈为核心的东部时尚休闲文化发展翼;以中山路和团岛改造为发展契机的西部老青岛风情文化发展翼,促进全区文化产业科学布局均衡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辐射力。

  (二)打造优质产业园区。创意100产业园构建“五大创客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集“互联网+”与“创客”思维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展示交易平台,成功扶持创业人数600余人,孵化创业企业近100家,成为集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休闲旅游、展览展示等多元商业组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银海大世界文化旅游休闲园区的水准零点景区中国唯一的海拔地理性标志写入全国中学地理教科书,成为国内海洋文化旅游新地标。国际动漫产业园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发展能级为重点,吸引106家特色企业入驻,其中,广电动画、水晶石数字科技、金东数字科技通过了国家级动漫企业认定,是目前青岛市仅有的3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388文化街升级规划“一街两园”空间布局,初现以文化街为中心、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与书画名家美术创作园双翼齐飞格局。

  (三)提升重点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业扶持力度,每年拨付资金奖励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吸引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全国最大的万象城—“青岛华润万象城”建成开业,汇聚了包括全球最佳影院—CGV影院、中国首家大型室内主题乐园—世嘉主题乐园、被誉为“最美中国书店”的“方所书店”等诸多时尚文化产业项目落户。传媒行业引进先锋广告、五洲广告等一批重点文化传媒企业,影视行业引进凤凰世纪、东唐文化等众多企业,其中凤凰世纪是全省首个即将进入新三板的民营电影企业。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助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

  (一)民营美术馆异军突起。嘉木、大公、赞一等20余家民营美术馆先后落户市南,形成了市南区独有的“美术馆现象”。这些免费开放的民营美术馆,极大地丰富了辖区民间文化资源,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例如,嘉木美术馆开馆两年来,已成功举办展览100场,吸引游客市民15万人,美术馆已成为全市文化的风向标;赞一美术馆先后举办5届油画展、4届陶艺展、7届创意集市,以及“秘境—陈坚纸上作品展”等各类精品艺术展会百余场,共吸引参观及消费人数达20余万人。

  (二)独立书店悄然兴起。市南区拥有良友书坊、不是书店、学苑书店、纸有境界、繁花•我们图书馆等多家老牌独立书店,近年又新开办了良友书坊•有度空间、猫的天空之城等新兴独立书店,独立书店已成为市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推动了传统书店行业的转型升级。

  (三)特色文化展馆日渐兴盛。近年来,邮电博物馆、时光印记活字印刷馆、奥帆中心奇幻世界、青岛文学馆等特色场馆陆续在市南建成开放,均有各自的独特定位与主题,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四)创意产品实现新突破。深挖文化内涵,多渠道培育和扶持兼具本土特色和市场认同度的文化旅游商品。举办首届“最美海湾杯”—青岛市旅游文化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促成创意100产业园和创意提现网之间以及多家机构的合作;其中奥美文化设计“多彩丝巾系列”先后荣获两个国家级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金奖,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三、引导新型业态发展,探索文化产业融合新模式

  (一)促进新型业态发展。依托辖区历史建筑汇聚优势,结合老城区保护更新,采取成熟一处保护利用一处的方法,积极引进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文化业态。1903里院客栈、麦子青年旅社等特色项目先后落地,骆驼祥子博物馆、邮电博物馆等13处博物馆先后开馆,拓展了老建筑保护利用路径。

  (二)深化特色平台建设。整合民营美术馆、艺术馆、文化展厅等资源,推出“社区公益系列”项目,举办社区公益美展、邮展、影展、工笔铁线艺术展等主题活动50余场,展出名家画作、珍藏邮品、摄影作品等近千幅,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搭建艺术品交流展示平台,联合展览展示企业,举办“天赐湾城”青岛知名艺术家作品回顾展、重温经典—写实画家十人展等重量级展览,提升了城区文化品位。

  (三)开创“啡阅青岛”项目。依托辖区咖啡馆汇聚优势,通过将区图书馆的图书免费配送至咖啡馆供现场借阅,开创了“政府提供、企业参与、市民受惠”的新型文化空间,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目前,已为100余家咖啡馆免费配送图书2万余册,增加阅读量约15万人次;开创民营公益图书馆新模式,选取“橙橙书院”和“星光线”两家规模较大咖啡馆为试点,免费为其配备了优秀图书和通借通还设备,实现了与全市各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通借通还,让市民游客在品味咖啡、享受休闲的同时,全面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了民间文化载体的发展空间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