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庆海同志在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暨全国重点镇领导干部培训本上的讲话

16.11.2015  18:29

同志们:

    这次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暨全国重点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省住建厅举办的第一个重要的培训活动。目的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我省的小城镇建设中,增强我省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贡献。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紧紧围绕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理念来组织的,我们邀请了省委改革办的杨占辉副主任来给大家讲授如何运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方式推动示范镇发展,省财政、国土、审计等部门的同志针对示范镇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来给大家授课。昨天大家参观了寿光市羊口镇的示范镇建设现场,普遍反映很受启发,收获很大。这次培训,应该说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希望大家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目的。借此机会,我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搞好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搞好小城镇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一)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战略方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通常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城乡连接枢纽,产业集聚平台,就业转移蓄水池,城乡统筹结合点。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传递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的辐射。这种中间传导作用,是城市所不可替代的。小城镇的聚集功能主要表现在人口、产业、资金、物质、信息和人才六个方面。在广袤的农村,小城镇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第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并为第三产业创造了发展机会。小城镇一般具有比农村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服务设施,吸引着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购房居住,并在小城镇落户;同时它又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与就业环境。小城镇建设既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和服务载体。以小城镇建设为重要抓手,可以促进农民非农化,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二)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起步较早,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发展的。它大体经历了快速发展、缓慢发展、复兴发展、环境功能提升四个阶段。一是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并因此促进村镇发展为小城镇,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化。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早在17世纪,英国就有1/2的农业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这些乡村工业集中的工业村庄,后来相当一部分演化为小城镇。再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独立,外来人口大量涌进英国中心城市,为疏解城市人口,寻求发展空间,几乎每个中心城市附近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城镇。尤其是伦敦,周边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和伦敦市区交相辉映,组成了大伦敦。二是小城镇缓慢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向城市的速度加快,大量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处在规模膨胀期,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和停滞状态。同样是英国,英格兰72个城市总人口由1801年的222万人增加到1861年的767万人,其中仅伦敦一个城市就新增近185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敦周边小城镇发展相当缓慢。三是小城镇复兴发展阶段,虽然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但速度变慢,主要以流向中小城镇为主。由于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诸多问题,如住房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再加上大城市的中产阶级为避开闹市区,开始选择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地价便宜的小城镇或者农村作为居住地。德国现有1.4万个小城镇,人口占到全国城镇人口的2/3左右,GDP占全国的60%左右。四是小城镇环境功能提升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接近完成时,重点提升城镇功能,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目前,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基本处于功能提升阶段。德国城市化水平达到94%时,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仅占城镇总人口的8.5%,而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人口则占城镇总人口的63.4%。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从发展类型来说,大体分为:居住型、经济型、科技文化型、商贸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和历史遗存型六种类型的城镇。一是居住型小城镇,小城镇功能趋向复合化,居民的生活活动基本都在镇内,白天在大中城市上班,晚上或周末集中居住在小城镇。如美国发展的大都会边缘区的小城镇、郊区小城镇和农业地带小城镇,始终把创造一个比城市更优美、更舒适的小城镇生活居住环境放在首位,十分注重改造、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成为居民理想的居住地。二是经济型小城镇。优美的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是这一类小城镇兴起的重要原因。小城镇成为大公司、企业和工厂的良好选择。大家所熟知的奔驰这样驰名全球的大公司,就设在一个小镇上,还有离西雅图市18公里的林顿镇,也曾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总部。法国的波尔多诸多小镇因盛产葡萄酒使人们慕名前往,意大利北部众多小镇以皮件和高档服饰加工业而活力非凡,德国汉诺威镇是国际展览业之都。三是科技文化型小城镇。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坎布里奇、硅谷、斯坦福大学城等地,集中了若干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一般这类城镇规模不大,没有工矿企业和金融机构,但与文化教育事业配套的服务设施齐备,生活条件舒适,环境优美,有的直接被称为“大学城”或“科学城”。剑桥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小镇,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它的古老、宁静、绿色,尤其是它的人文气息令世人称赞。四是商贸旅游型小城镇。如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人口仅3万人,由于地处太平洋海湾深处,风景秀丽,成为人们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天堂。再如瑞士小镇达沃斯,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一直是旅游度假胜地,并因世界经济论坛闻名全球。 五是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如英国的古尔镇,因诺廷利—古尔运河开通而兴起,后来又与铁路相连,很快发展成为新兴城镇。六是历史遗存型城镇。在欧洲,最具韵味的城镇是那些古老的城堡。意大利的古镇最为典型,高高的围墙,谷仓式的建筑,秀美挺拔的塔楼,欧洲风尚的铁艺栅栏装饰等,如同不肯褪色的勋章,熠熠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成为现代游人所向往的地方。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六种类型的介绍,大体上可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便于我们开阔思维,搞好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情况。一是我国的小城镇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小城镇表现出跨越历史的发展速度,一大批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发展小城镇第一次作为独立的纲要写进了“十五”规划,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这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我国小城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处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是先进省市在小城镇建设中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我国部分省市,特别是浙江、重庆、陕西等地小城镇,已进入功能提升阶段。浙江省2007年选择200个镇作为中心镇试点,实施为期三年的“中心镇培育工程”。2010年从中选择27个中心镇试点小城市培育,设立每年10亿元的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专项资金进行扶持,2014年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扩大到43个, 2015年起又着力打造100个特色小镇。陕西省2011年遴选35个建制镇进行重点建设,用3-5年时间,实现镇区面积、人口翻番。省财政为每个重点示范镇提供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1000万专项资金。重庆市2010年选出4个市级重点示范镇和108个市级中心镇(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力打造县域次中心。市财政每年对4个市级重点示范镇各安排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对108个市级中心镇各安排3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按年度单列下达,不占用市下达给区县(自治县)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从考察看,重庆、浙江、陕西三省市推动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做法既各有特点,又有共同之处,都取得明显效果,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二、我省小城镇发展成就显著,为新型城镇化增砖添瓦

   (一)全省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省共有乡镇1195个(建制镇1114个、乡81个),其中,纳入村镇管理的乡镇1174个(建制镇1094个、乡80个)。已创建国家重点镇207个、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镇6个、“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省级示范镇200个。近年来,我省小城镇从实际出发,立足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结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五条路子:一是以工兴镇的路子。广饶县大王镇、邹城的太平镇、兖州市新兖镇等,原来就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他们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镇办工业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载体,企业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和发展动力,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二是以“”兴镇的路子,即墨市蓝村镇、莱州市沙河镇等镇,围绕市场建城镇,通过发展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传统集贸市场,以商兴“”,以“”建城,借助市场优势,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成为市场流通为主的小城镇。三是以园兴镇的路子。胶州李哥庄镇、威海环翠区张村镇等不少镇把镇区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扩展了镇区规模,壮大了地方经济。四是以特兴镇的路子。曹县庄寨镇、临沂兰山区义堂镇等特色农业区的城镇,充分发挥桐木、罐头、板材、小枣加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五是旅游开发的路子。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单县浮岗镇等具有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的村镇,搞好旅游开发,带动村镇建设。这些镇经济繁荣,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

    (二)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成绩斐然。2012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明确优化政策扶持小城镇发展。出台实施的政策措施“含金量”高,四年来,省级财政总计投入53.26亿元扶持资金,在建设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5000亩指标用于示范镇建设,并在扩大财权、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引进等多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示范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培育出一大批发展迅速、实力增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小城镇,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4年,200个示范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31亿元,占全部建制镇的43%,同比增长28%,比建制镇平均增幅高9个百分点。一批示范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二是镇区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一批示范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备,人口吸纳能力不断提高,有些示范镇已初具小城市形态。目前,有32个示范镇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其中广饶县大王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三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200个示范镇的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镇区道路硬化率和亮化率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高于全省46.9%的平均水平;建有垃圾转运站431个,示范镇垃圾处理率为100%,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有20个示范镇成为省级以上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共承接下放审批等权限1326项,县镇关系有效理顺,配套改革持续跟进,基本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扁平高效、人员配备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镇域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五是政策效应不断放大,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各项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放大效应日益凸显,城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极大地增强了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大批生产要素向示范镇聚集,200个示范镇三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三、我省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名镇少。我省的小城镇从点上看还可以,但都没有成片发展,缺少规模效应,今后还需要重点打造,重点扶持,尽快形成一批亮点。二是“个头小”。小城镇产业、人口集聚程度低。城镇规模小,在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很不经济,也缺乏吸引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部分镇“容貌差”。城镇管理粗放,商业摊点乱占道路,广告品味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表现更为突出,违章建筑占有一定比例。四是后劲不足。在前几年大办乡镇企业时发展成长的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失去了活力,未来发展后劲不足。

    (二)制约我省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分析。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与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根据恩格尔定理,“越是低收入的家庭,饮食费用在整个家庭开支中的比例就越大”,因此,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比例反映了整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现在我省大部分小城镇农业用地占地面积过大,导致工业用地缺少,使其不能得到有利发展。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理论,只有具有后向连锁效果的产业,才能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省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受城市产业结构影响较大,从产值来计算,重工业比重高于轻工业。机械、化工行业中的部分工业,如农机、化肥、农药等,与农业有一定关联度,但仅能产生“前向效应”,其余如建材、金属制品、塑料等与农业关联度较小。二是人口集聚缓慢,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加强小城镇建设,核心之一就是要吸纳人口有序向小城镇聚集。根据经济学家分析,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增加国内消费1.6个百分点,拉动GDP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一个城方的城镇化程度越高,集聚人才的能力就越强,激发城镇活力和创造力的功能也就越强,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薪酬、税收、社保、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在人才投入方面,应改革人才投入制度,建立人才投入回报机制。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体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规模增强聚集力、影响力、竞争力。稳步推进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把引导农民进城作为推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三是城镇产业兴起慢,城镇服务业质量差。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许多小城镇产业发展中都没有充分考虑和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功能和特色优势,盲目模仿城市的产业布局,但是企业规模、技术装备、人才素质、政策环境等方面均普遍低于城市工业企业,在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中小城镇的工业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小城镇产业发展从封闭的小农经济观念出发,产业发展小而全,产业特色不突出,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本地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忽略了从小城镇大市场的角度来发展小城镇产业。和居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社会服务业发展缓慢,比如排水管网、燃气管网等设施建设多集中在中心镇区,服务人口占镇域人口的很小比例。四是城镇支撑力差和城镇化率低。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总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产业发展普遍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产业的发展多以高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为主,较少考虑环境污染和社会效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难以促进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和人、财、物等各种要素的充分聚集,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

    从小城镇发展比较好的省市经验和我省示范镇建设总结看,小城镇要有好的发展,有“三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二是离不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三是离不开人居环境的改善,这三项是小城镇发展的命脉。作为示范镇建设来说,更要抓好这几项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城融合。纵观城镇发展一般规律,推进城镇化必须走产业兴城之路。在过去历次全国百强镇评选中,我省小城镇无一上榜,其主要原因是总体实力不够强,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大。今后,推动小城镇建设,总的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找准产业定位,发展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打造以特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特点的城镇产业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聚发展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顺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规律,把产业发展放到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小城镇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动力。一是统筹示范镇产业布局。小城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但在目前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各类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跳出单个示范镇发展的误区,上升到整个县域层面,统筹规划布局,合理配置产业,关键要找准各自发展定位。要把培育壮大示范镇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点、增长点,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明确各示范镇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支持重点,做到既突出特色,又优势互补。要把示范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纳入县域范围,实施县域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互动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实现合理布局、优势互补、有序发展。二是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各小城镇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努力把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和放大出来。比如,有的可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的可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掘、加工和服务业;有的可立足靠近大中城市优势,发展配套加工业;有的可立足交通便利优势,发展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和农村服务业;有的可立足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度假和旅游业。各级要重视对示范镇特色产业的扶持,明确一批特色产业示范镇,有关部门在项目布局、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同时,借鉴浙江、江苏等地经验,组织开展“一镇一业”活动,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特色城镇,带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三是重视发展镇级园区经济。经济园区是集聚优质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也是示范镇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建立和发展经济园区,可以引导产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促进人口向示范镇集中,形成特色产业群、产业基地,成为加快示范镇建设进程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点。我省省级以上各类经济园区数量全国最多,但设立在镇级层面的省级园区很少。目前,国家对设立新园区特别是特色产业园区的政策比较宽松,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选择在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示范镇设立省级产业特色园区或综合性园区。将更多园区资源向各示范镇倾斜、配置,确保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推进,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要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努力达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善、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要求。一要强化规划约束。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抓紧修编详细规划。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做好古村落及附属设施和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修缮,确保小城镇建设按图发展,按章建设。二要健全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镇域网格交通和对外交通,打通周围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与镇域主要街道的连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稳步推动污水治理、供气、供暖、设施建设和管网铺设。三要完善服务功能。合理建设镇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性设施。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形成镇级人力资源有形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四要加快建设进度。强化核心街区开发、特色景观打造、配套设施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事业、信息网络等重点项目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明年工作的谋划,确定好干哪些项目,拿出具体方案,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同时,要利用好国家和省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名镇、宜居小镇等,这些政策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都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大家要积极争取,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来发展壮大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

   (三)加大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按照“从严治理、标本兼治、确保长效”原则,下决心解决小城镇驻地“脏乱差”问题。一是“治脏”。各小城镇驻地要在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次道路全天候保洁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积存垃圾清理三个重点,全面提升镇驻地环境卫生档次。二是“治乱”。以整治镇驻地容貌秩序为重点,对经营秩序、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违章建筑等进行全面治理。可通过新建改造农贸市场、引导商户退街入市等方式,整治占道经营、马路市场,规范摊点管理,杜绝占道经营。通过合理规划建设镇驻地公共停车场,划定临时停车位,规范机动车停放。通过整治各类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清理“牛皮癣”等各类小广告,提升立面形象。通过清除影响镇容镇貌、群众反应强烈的违章建筑、构筑物,对各类电力和通讯网线实施下地工程,改善镇驻地容貌。三是“治差”。围绕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提升园林绿化档次两大主题,抓好主次街道两侧绿化建设,补种补植行道树,完善公园绿地、街头游园配套建设,切实提高绿化管理维护水平;及时打通镇区“”字路、“断头”路,解决好干线公路穿镇而过的问题,对镇区破损道路和人行道及时维修维护;对主次街道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维修、更换老旧、缺失、破损路灯,确保正常使用。

    (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一是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鼓励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有利于劳动力资源按市场要求合理有序流动和配置的管理体制。二是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原则,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通过租赁、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筹措建设资金。对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坚持统一征地、开发、出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效益。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功能,通过财政资金的先期投入、财政补助、资本金注入、信贷贴息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通过直接参与、特许经营、BOT、BOO、BTO等方式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达到以较少财政资金带动更大规模社会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四是积极探索农村财产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允许农民将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或保留其迁入城镇后的分红权利,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保留农民户口迁移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鼓励他们对承包的有偿转让;探索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转换城镇住宅用地;制定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切实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改善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当前要突出抓好农村改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村供暖等几项主要工作。一是农村改厕工程。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在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庄开展试点。在改厕流程上,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县级主管部门负责提供符合当地实际的设计图纸,厕具由县(市、区)或乡镇统一招标采购,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整村改厕完成后,由县(市、区)负责组织验收。在长效机制上,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建立督查考核制度,重点督查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改厕进度、建设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二是污水治理工程。加强在线监测,建立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远程监控平台,把已建成的设施设备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确保建成一个、运行一个,发挥投资效益。建立约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工程建设进展慢、运行不正常、排放不达标的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报省政府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设工作,到2020年底,示范县内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治理。三是冬季供暖工程。实施“农村温暖工程”,根据郭树清省长在省住建厅调研时的要求,出台农村冬季采暖实施意见,推广农村适用取暖技术,采用新型保温墙材,改善农村冬季保温效果。

    同志们,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大家珍惜、热爱这个光荣的工作岗位,积极作为,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
山东集中一个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今天(4月11日)发布《关于开展山东省新闻
人民日报点赞青岛平度市:一粒小种子,串起大产业
山东是农业大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使命在肩。山东省新闻
山东:电动汽车增势猛 充电设施要“跟上”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基础和保障,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