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青岛市新闻发布会举行

17.06.2016  12:58

  6月17日上午,“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青岛市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李苏满介绍保税港区转型发展新举措。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委员、副局长刘卫国介绍青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

  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郭健介绍青岛开放型经济的特色和亮点。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振东主持发布会。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6月17日讯 (记者 刘淑红) 6月17日上午,“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青岛市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李苏满,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委员、副局长刘卫国,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郭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振东主持发布会。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全国首家由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设立的保税港区,是承接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的先行区、示范区、创新区。李苏满在发言中介绍,2013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向国家报送关于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试点请示,成为一直以来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办建设工作推动的主力军。同时,积极做好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及先行先试工作,推出了42项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举措,涉及制度创新、金融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十几个方面。立足区域优势,主动抢抓“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两大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加强与韩国、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合作,并积极发挥本土优势,在全省辟建8个功能区,建设无水港,为下步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成果复制推广打好基础。

  李苏满还表示,近年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先后建成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汽车口岸、进口商品国际贸易总部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开放平台,这些企业和项目有很强的代表性,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在采访考察过程中,创作出大量鲜活的优秀作品,宣传展示青岛保税港区蓬勃发展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关注、支持青岛保税港区的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人才先行。青岛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海内外英才,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引领和智力支撑。刘卫国介绍,在人才引进方面,青岛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脑引智”、“筑巢引凤”,大力推进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6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6人,国家“千人计划”140人,省泰山学者专家115人。青岛市连续五年入选国际人才评选的“魅力中国——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成为中国引智十强城市。今年发布的“中外城市人才吸引力三十强国际榜单”上,青岛名列第19名,与北京、上海一起位居中国大陆城市前三名。

  郭健在发言中介绍,近几年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为引领,以深化国内贸易综合改革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主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全市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向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5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66.9亿美元,增长10%,占全省的41%。截至2015年底,有12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248个项目。“十二五”期间,“走出去”实现倍增发展,全市境外投资累计完成74.6亿美元,超额3倍完成“十一五”目标,年均增长41.1%。

  在新闻发布会上,王振东表示,此次“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能够使大家近距离感受到青岛经济蓬勃发展的开放活力,为大家展示一个开放、进取的青岛新形象。希望媒体记者朋友能够为青岛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多提宝贵意见。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来自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多语种边境外宣期刊、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部分国外主要新闻媒体、香港媒体驻鲁分支机构、“两微一端”及青岛市当地主流媒体的记者、编辑及知名博主、山东图片库签约摄影师深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和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两地政策举措、营商环境、资源优势、经验与成就、未来规划等进行集中采访,宣传青岛在“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路一带”等国家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及“通过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摄影 赵正同)

作者:刘淑红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