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交警测开车玩微信多危险 刹车距离多20多米

18.12.2015  22:27

  12月8日晚,25岁的女司机韩某开车疾驰时打手机分神,结果将执勤民警王玄飞撞伤,经抢救无效身亡。在为这位因公殉职的42岁民警无限惋惜的同时,不少市民也在关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这一交通陋习。

  17日,天桥交警在黄河边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场地,模拟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对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对突发状况下制动距离的影响进行实测。

   玩微信刹车距离37米

  17日上午10点钟,记者跟随天桥交警大队民警来到黄河边的泉顺驾校科目二训练场,以1.8排量的手动档教练车(桑塔纳志俊)作为实验车型,选择了一段200米长的跑道作为实验车道,由民警徐宁作为驾车实验员,分情境模拟面临突发状况时刹车制动效果。测距仪器为移动式测量车,测距数字精确至0.1米。实验车辆以市区常见的40公里的时速行驶。

  第一种情境是实验员没有任何妨碍安全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专心驾驶的状态下。在行驶途中,实验辅助人员突然向车辆前方大约30米处抛出一个废旧纸箱。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实验员及时发现异常,并紧急采取刹车措施,避开废旧纸箱落地处后停车。车辆从废纸箱抛出点到完全静止,长度为15米。

  此后模拟的第二类情境是开车过程中以手持方式使用手机打电话。同样条件下,车辆在碾过纸箱后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才停下,刹车距离为27.7米。

  接下来模拟的情境是开车过程中低头发微信。也是相同条件,因为发微信要低头,抬头看路的时候才发现前方有废纸箱飞出,车头撞飞了废纸箱,并将废纸箱碾碎。此次刹车距离长达37.2米,位置往左偏离主线2米。

   不仅距离长还会跑偏

  “挺害怕的,幸亏是个纸箱子,如果是别的什么物品或者是突然冒出来个人,后果不堪设想。”三次测试结束后,实验员对记者谈起了实验的真切感受。

  实验员表示,在开车打电话时,因为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脑子不全放在开车上,当发现前方不明物体时,要紧急将原本贴在耳朵上的手机放下来,脚下还要刹车,手忙脚乱时反应自然慢了半拍。而开车过程中编写微信、短信等,因为要低头看屏幕,情况更加危险,后果比打手机更加严重。

  天桥交警大队宣传科科长周榆分析说,由于人的眼睛从近处看远处,或者从远处看近处的时候,存在视距切换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切换时间长短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驾驶机动车的时候,这个时间差往往是要命的。“而且你看手机的时候,就会忽略大量的路面信息,一旦车外发生意外,往往来不及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民警表示,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实验毕竟是模拟,实验员先前对于实验流程是了解的,因此会有预先的心理预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验结果。从实验来看,开车时操作手机应对外界突发状况的制动距离,是正常驾驶状态的一倍左右,而且方向会跑偏。实验显示,开车打手机车辆往左偏离正常线路3米;开车发微信车辆往左偏离主线2米。

   专家建议“玩手机入刑”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司机在开车时会低头玩手机甚至发微博、微信,媒体称之为“低头族”、“盲驾族”。因“低头族”导致的车祸悲剧已屡见不鲜。除了引发车祸之外,开车过程中不少人利用等红灯的间隙玩手机,一直到了绿灯状态仍然没有起步,这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日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修改“危险驾驶罪”时,有法律专家建议将“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伟表示,“玩手机入刑”不仅仅是对民意的顺应,更是对于低头族、盲驾族的法治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