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森谈国内电影业界缺陷:电影人应亮出佳作少些埋怨
12.02.2015 14:48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2014年,中国电影除了近300亿元票房和8.3亿观影人次这样的漂亮数据外,并没有形成与票房一致的好口碑。优秀作品不多,能感动时代、留给历史的影片更少。”这是昨天下午举行的上影集团电影创作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的一席反思。
在张宏森看来,中国电影疾速前行的同时,业内也充斥着互相抱怨与指责。“不要把责任一股脑推卸给票房与市场,更不要埋怨观众没品位、同行欠水准。而应当反思自己,是否能够亮出佳作,能有既裹挟着传统美学,又包容现时风尚,可以不惧时代挑战的作品。”在肯定中国电影成为全球票房市场增长引擎的同时,张宏森也点出国内业界致命的三点缺陷。 要拿好莱坞妙方,我们的工业标准呢 张宏森说:“这些年,3D电影越拍越多,可真3D有几部?真适合播放3D的影院又有几家?”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有多少制作方拿出诚意在做3D,能让观众摘下3D眼镜就无法继续观影?关于这一层面的诟病,舆论已流传甚广。而第二层,往往被忽略,却绝对也是影响3D片口碑的要素,那便是影院的资质。“播放3D片的灯泡是否开足?质量是否过关?供给观众的3D眼镜清洁度如何?这些统统会影响放映质量。从这一角度说,我们的国产电影、国产影院根本没有用现代电影语言的标准来说话,根本没进入电影工业时代。” 如此情况下,王家卫重剪的《一代宗师》3D版,导演说片中的雨滴是一滴一滴地描摹成像,有多少观众看出来了? 影院一窝蜂做小,共振的剧场效果呢 2014年中国电影屏幕新增5000多块,但除了部分IMAX屏,绝大多数都是百人以下的小厅银幕。为什么又要一窝蜂呢?张宏森问:“电影院分隔成若干小厅,固然能够有效利用座位,达到效益最大化,但有些必要的剧场效果去哪儿了?” 他曾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但凡一部热门电影上映,能容纳300人至500人的大厅常常优先满座,反观那些小厅,总是落于人后。究其原因,观影是需要许多人在一起时的仪式感,而观众需要情绪共振。“比如看喜剧,观众绝不喜欢‘孤独寂寞冷’,而肯定趋向于几百人齐声欢笑。”还有专家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智取威虎山》的放映现场,当演员说出‘天王盖地虎’,场内几百人同喊‘宝塔镇河妖’,那种微妙的情绪影响,非身在其中才可道明”。 以此为例,“中国电影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有太多一窝蜂的浪潮。潮退后,是该反思哪里该作修正了”,张宏森感慨。 嫌票房左右创作,多样的风格圆满呢 因为互联网、社交平台、乃至BAT等新生事物介入,张宏森把2014年称为“中国电影遭受最复杂舆论环境的一年”。任何人都可对电影置喙,各种粉丝电影、现象电影亦层出不穷。如影随形的,便是纷争与嘈杂。 “炮火”高度集中的不外乎两张靶子。其一,是各类外行人跨界玩电影,这引发圈内“老资历”们的不满与揶揄。其二,则是新类型片的高歌猛进,尤其是话题电影、粉丝电影在高票房的大旗下,成为“低品质”的代名词。对此,张宏森没有具体点明,但观点明晰。“不要唯票房论,但也不要反票房论。与其向高票房开炮,不如反省观众为什么甘愿为其买单?”在他看来,论功能,电影既可负责审美与教育,亦是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一种释放方式,要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现实。张宏森认为,与其悲鸣,不如积极应对;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拥抱时代;中国电影需要全类型、多样化的风格。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12.02.2015 14:48
刘家义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
文化厅
刘家义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山东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山东服务保障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