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弥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距离

22.05.2015  10:43

  前几日,笔者去采访一个送戏下乡的惠民演出。一到现场就震惊了,首先想到的是用“漫山遍野的群众”来形容这个场景。因为演出地点正好选在当地庙会的现场,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戏。场地上的位子不足,很多人就选择席地而坐。此番场景,谁能说公共文化服务离群众很远呢?

  与之相反,笔者也曾听到从事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建设的业内人士吐槽,多年前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基层文化服务站点建设,很多选址就放在了乡镇所在地的政府办公大楼内,甚至是顶楼。此举大大影响了数字文化服务站点的使用效率,人为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距离。后来,经过整改,迁出独立后的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站点利用效率大大提升。

  由此来分析,“空间距离”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挥作用的一个因素,有些考虑不周全的做法,可能疏离群众;解决了空间距离的隔膜,也能够解决贴近性问题。不过,在笔者看来,空间距离并不是决定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主要因素,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才是关键。

  如今到济南西站乘坐高铁,笔者喜欢顺便去新建成的济南“三馆”——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看看书,逛逛展览。对目前尚算处于郊区位置的“三馆”利用率到底如何,虽然不断会听到质疑的声音,但其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增大是毫无疑问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曾向笔者透露,由于区位偏远,刚刚迁馆过来时,他们也对图书馆如何发挥作用产生过疑问。但运营以来,已经发放了20余万张借书卡,除了服务周边的人群之外,很多市民也会从市区乃至周边县市驱车过来。这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鞭策他们挖空心思,提供借还书之外的互动、亲子、休闲等公共文化服务。看来,只要提供与群众心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就能弥合空间距离的差距。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相对健全。”可能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常识,但笔者生活在城市中的朋友也曾有过“公共文化服务在哪?”的疑问。在笔者看来,提供合适对路、功能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弥合与群众距离的关键。近日,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正在制订,将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笔者认为,均等化的要义在于城乡、人人能够享有公共文化服务。

  笔者了解到,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很多亮点,比如说在各个市县推广的“图书馆+书院”的尼山书院模式。在乡镇基层,很多地市的图书馆将“农村书屋”纳入到其管理体系之内,为“农村书屋”解决采购、管理、人才等制约瓶颈,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之中;在城市,尼山书院定期举办国学讲堂、传统文化体验等适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活动,收获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再比如,青岛市城阳区的“文化超市”惠民工程,想看相声小品还是地方戏曲、想学习书法绘画还是健康养生都是群众说了算,改“送文化”为群众自己“选文化”,这些能够融入城乡、融入群众的模式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