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出路

30.06.2016  12:53

德州市审计局   雷玥

中央两办《框架意见》的出台,实现了审计事业的历史变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国家审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想把机遇变为现实,人才是关键。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持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锻炼了一支政治品格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审计队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审计工作已经步入新常态,面临着新的挑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肯定了审计机关作为公共资金“守护者”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才能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作为公共资金“守护者”的职能,起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审计地位越来越高,审计领域大幅拓宽,审计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都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当前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

当前的审计人才队伍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存在诸多瓶颈和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认同感不强。审计职业认同是审计人员对工作本身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当前,部分审计人员职业认同感不强,突出表现在:一是担当精神缺乏。在工作遇到阻力时,有畏难情绪,不敢啃硬骨头,涉险滩。二是大局意识不强。开展工作不能站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思想保守,视野狭窄。三是角色定位不准。有的审计人员宗旨意识不强,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清。

        (二)人才队伍亟需扩充。近年来,审计影响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审计任务愈来愈繁重。相比之下,审计人才总量不足。而由于编制设置等原因,审计人员引进速度极为缓慢,造成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审计人员常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新引进的人员岗位待遇大多参考事业编制,对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吸引能力较差。

      (三)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审计工作转型的需要都要求审计人员做“全能型” “高精尖”人才。当前审计队伍人员更新速度慢,流动程度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大部分只懂会计财务,系统地学习过审计、财会、法律、经济、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匮乏,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手段的人才少,尤其是计算机审计方面人才稀缺。

    (四)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审计机关作为权力监督部门,能否做到廉洁从审具有特殊意义。多年来,审计机关的作风建设总体较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不重制度不守规则,不遵守工作规则,不按制度、程序办事,规则意识不强,给工作造成被动和混乱;有的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存在重业务、轻廉政的问题,有的监督别人要求严,对待自己标准低。

三、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微观目标

审计人才队伍是由审计人员组成,要实现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审计文化氛围,需要由每个审计人员来落实和实践。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产出应该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审计人员。

(一)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审计要发展、要进步,必须依托一支党性修养好、视野境界高、理想信念坚定的审计干部队伍。作为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经济卫士”,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思想观念上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一方面要做到执审为公、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又要做到通情达理、文明审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纪律,严于律己、严以用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审计事务。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标准、追求目标。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审计工作,逐步建立起的对审计工作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赞同和认可。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具备公而忘私、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拥有不断为审计事业奉献自己的持续内生动力。

(三)培养“一专”专业型人才。审计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要统筹推进审计管理人才、专业人才、计算机审计人才、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要重点推进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和计算机审计人才这两支队伍建设。鼓励审计人员报考相关职称及专业资格,熟练掌握AO运用流程,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勇于提升创新能力,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拓展审计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四)培养“多能”管理型人才。审计工作具有特殊作用,对社会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要培养具有部门特色和专业特色的管理型人才。一是审计工作规划能力,能够站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规划审计工作;二是审计计划管理能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有条不紊推进审计工作开展;三是审计项目组织能力,审计质量有保障,审计成果有亮点;四是审计监督问责能力,能够依法依规提出审计建议,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整改落实;五是审计沟通协调能力,在与各种被审计对象打交道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被审计对象端正态度,积极配合。

五、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路径

      为打造一支忠诚、干净、尽责、担当的审计铁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扩编增员为基础,壮大审计队伍。机构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当前,审计机关机构的缺失制约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缺乏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审计人员数量明显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增设机构、增加编制是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积极争取,协调各方,建立健全机构设置,同时要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审计人才,做实做强审计队伍。

      (二)以学习培训为手段,提高能力水平。学习培训是解决人才困境的有效手段。提高学习培训的广度,内容要丰富,基础理论和操作性的技能相结合,业务知识和管理理念相结合,审计专业知识和被审计对象业务知识相结合;拓展学习培训的深度,以系统的审计学科建设为基础,讲理论和实务进行融合,突出培训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认识;挖掘学习培训的精度,根据不同级别、岗位、专业进行分类学习,重点解决不同人员类别的不同需求。

(三)以机制制度为保障,激励干事创业。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树立先进的审计人才管理理念,积极创新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使审计人员把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要构建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营造公平择优环境,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干部任用机制,树立“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的业绩导向,为审计干部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大力推行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基本指标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四)以审计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塑造良好的工作状态。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正确对待名利,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扎实工作,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锤炼审计精神,增强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二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机关效能建设表现为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等,以达到用良好的环境凝聚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