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红厅长到章丘调研

26.05.2015  07:56

        5月24日,省文化厅徐向红厅长到章丘市调研,了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实地察看文祖镇三德范村乡村儒学讲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锦屏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章丘市领导江林、李宝燕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学院副院长颜炳罡等参加上述活动。
      徐向红厅长对章丘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加大文化投入,强化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要求。一是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巩固扩大执政资源、执政基础,让百姓得实惠。二是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把文化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尼山书院要坚持固定时间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56个小时,节假日对外开放。要定期组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加经典诵读、专家讲座、道德实践、礼乐教化、民间艺术学习等活动。三是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数字支撑服务。
      在文祖镇三德范村,徐向红厅长全面了解“乡村儒学讲堂”开办情况。去年,章丘在济南市率先建立首座尼山书院国学讲堂,并积极推动向农村基层延伸。今年4月以来,在山东大学、齐鲁学院一批专家教授的支持下,文祖镇三德范村依托村文化大院的设施设备、人员队伍、服务网络,开办乡村儒学讲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等专题活动8次,受益群众达到千余人。徐向红厅长希望文祖镇三德范村在乡村儒学建设、乡村文明行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等方面作出示范。他强调,要扎实开展乡村儒学建设,带动引领当地乡村儒学讲堂全面开展。要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加强道德教化,进一步唤醒村民的道德意识,提升村民文明素质。要把乡村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希望三德范村利用村史编好展陈大纲,尽快启动历史文化展示工作,保护利用好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大文化传承保护力度。
      去年,章丘市省级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省文化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在察看锦屏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后,徐向红厅长指出,要立足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依据黑陶文化、泉水文化、铁匠习俗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间艺术、商埠文化等文化空间、自然生态等要素,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章丘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加快推进章丘龙山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

          (李俊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