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之后教做官 德州处级官员下海办公务员遴选网校

01.06.2016  07:12

工作十年,37岁的刘富君选择从山东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的位置上辞职,重回仕途起步地江苏无锡,为基层公务员进行在线培训。如今课程公众号已有两万人关注,有17000多人加了他的个人微信。“四部手机每天24小时都会有人咨询留言。”在不足50平米的办公室内,刘富君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 记者冀强摄

在体制内工作十年、官至处级时,37岁的刘富君选择从山东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的位置上辞职,重回仕途起步地江苏无锡。这次回到原点,37岁的他没有再踏入官场,而是选择在一间月租750元的民房内开始创业,为基层公务员进行在线教育培训。辞职的官员如今并不稀缺。官员辞职中有的人辞职是辞去职业,从此转行;而刘富君辞职是辞去职务,选择在行,继续吃“体制”这碗饭,他创业项目的受众和用户,都是在体制内的公务员。刘富君用冷暖自知来形容辞职的感受,他说偶尔也会怀念体制内的生活,但对比之后,自认是一名技术型官员的他觉得,“不当官,或许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文/图记者

冀强官场十年

2014年8月回到江苏无锡时,刘富君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十年前。也是在一个八月,刚刚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通过选调生渠道到江苏无锡工作,第一次到访这个苏南城市。

他至今记得当时的景象。下火车后,为了找一个干净便宜的地方吃午饭,他拖着行李箱兜兜转转走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在一家叫“龙凤大酒店”的外卖窗口买了几个包子。

随后,刘富君去无锡新区组织部报到,手续办完后,领导带他去了既没有空调又没有电风扇,“并不如大学宿舍”的住处,“打扫了房间,顺便赶走了一只老鼠,就这样开启了我10年政府机关职业生涯。

从检察院起步半年后,高学历、年轻、文笔不错的刘富君被借调到无锡新区组织部。在无锡新区第六个年头,他已成为当地正科级的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2年4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面向全国公开选聘16位处级干部,刘富君在报名截止最后一刻报名,并成功通过遴选考试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党工部副部长,在35岁时实现了从正科级官员到副处级官员的晋升。

彼时,老家河北唐山的刘富君想过在海南落脚并大展宏图,但听闻山东德州正面向全国选拔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时,他又动了心思。岗位虽然同是副处级干部,但平台更高,副主任这个职位能有更多实权。

从不惧怕考试的他选择再次报名。遴选考试成绩出来后,刘富君笔试面试都是第一。这个时候,刘富君到海南晋升为处级刚满半年。海南省的相关领导认为他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当成了一个跳板,不答应放行。最终,还是一位海南颇有声望的学者官员给时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常务副省长、试验区党工委书记谭力写了一封信,谭力才签字同意了刘富君的工作调动。

2013年1月,36岁的刘富君如愿以偿,成为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主管招商引资工作。至次年时,他在体制内工作整十年。

滴酒不沾的“异类

本科经济学、硕士读法律,目前博士在读的刘富君,自认属于技术型官员。十年三省任职,他所经历的职务类别也足够多样,“任信息中心主任、党政办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党工部副部长、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但无论在哪个职位,他都有一个鲜明的个人标签:从不喝酒。“我确实不善喝酒,而且无论酒好酒坏,无论啤酒还是白酒,到我口里,我都感到很苦涩、很难下咽,根本没有享受感,全是痛苦感。”5月26日夜,在无锡一家营业至凌晨的饭店里,他举着饮料说。

刘富君回忆,在进入机关还是一名科员的时候,他就决定不论任何场合、面对任何领导都不喝酒。在他看来,真正的公务场合,喝酒还是比较节制的。真正喝起来的场合,主要还是带有私人性质的聚会。

他坦言,私人性质的邀约都找借口婉拒。时间长了,邀请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直至没有。“可能甚至有人认为你不合群,会被边缘化。但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事情需要慢慢体会。

刘富君还总结说,遇到人比较多、要吃饭要喝酒的场合,如果不想喝酒,千万不要活跃,更不能做出社交达人的热情姿态,那样很容易成为焦点和靶子。“要少说话,多少做出无聊状,甚至无精打采。这个倒也不是完全装出来的,我确实对喝酒很犯怵,也是真实的精神状态。

遇到级别更高的人劝酒怎么办?这也未能让刘富君破例。他说,自己绝对不觉得和级别高的人在一起进餐是一种殊荣,和再大的官一起吃饭仅仅是一种符号,不追求那份虚荣。“在政府机关,吃饭分桌的时候,最好跑到比自己资历低的年轻人那桌子上去吃饭。当然,有些人为了追求在领导面前的曝光度,那另当别论了。”“不喝酒,但必须把工作干漂亮。”刘富君说。

心底的梦想

刘富君也确实把官员的工作做得漂亮,周围不少人都认为,履历丰富,年富力强的刘富君将有似锦前程。他甚至得到了中组部的关注。到德州工作后,有一次中央组织部考试中心到德州调研并举行座谈会,刘富君参加了座谈,会上考试中心的人直言相问:“刘主任,你是不是摸透了体制内遴选考试的规律?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并没有等待下一次遴选晋升的机会,而是选择了辞职,2014年8月,刘富君在《公务员编制注销文件》和《辞职确认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辞职一年多后,刘富君回忆说在分管招商期间,接触到许多商界人士和创业人士,更感受到新一轮创业的社会趋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我心动了,互联网+让我真的行动了。”

官员辞职中有的人辞职是辞去职业,从此转行;而刘富君辞职是辞去职务,选择在行。

作为一名时年37周岁的辞职干部,刘富君觉得首先要干靠谱的事、干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事情、干真正能发挥社会价值的事。毕竟,他的第一责任是养家糊口。“辞职的时候就想,我的优势就在于政策研究、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招商引资、机关组织人事规则以及体制内考试等方面的专业积累与经验特长。这些优势都是靠时间、心血沉淀下来的,是体制外的人无论如何都难以具备、不可复制的。不能因为辞职就丢掉这些优势和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更大价值。

刘富君自称好为人师,之前他经常喜欢给下属和同事搞培训,“讲公文写作,讲体制内考试”。他熟悉公务员遴选考试机制和机关运行的特点,而且口才出众,见地深刻,凭借这些,他在小圈子里颇受好评。辞职后,他想去实现心底的一个梦想:如果建一个网站为百万基层公务员提供培训,哪怕只有十万人付费,每人收1000元,这也是个亿元的项目。

打定主意,刘富君在无锡家小区对面一个农民房安置小区里,以月租750元租下了一室一厅,注册成立了无锡金仓银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配上电脑和话筒,开始了在线的在职公务员考试以及遴选培训讲课。

完成一次蜕变

每天叫醒自己的是梦想,那是鸡汤文章里的矫情说法,实际上每天叫醒我的是压力。”在无锡山水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办公室里,刘富君感慨。

在创业初期,他甚至有意躲避经常遇到的熟人和前同事。“大家都住同一个小区,早晨上班路上会遇到,不同的是他们去机关大楼,我去厕所漏雨的民宅。”一度,把自己绷紧的他将孤独和恐惧深藏心底,故作潇洒。他并不想把“小个体户”的样子展示出来,“别人问我怎么样,我会说很好啊,已经有三个员工,也招兵买马了。

与朋友相聚,他甚至不好意思把手机拿出来,“每天都有学员在微信里随时咨询,我得像客服一样回复他们,担心朋友们笑话。那时候考虑最多的还是这个”,他用手指指脸,“面子。

从原来社交圈切断的孤独,以及自断后路的恐惧,也如影随形伴随着他。“负责任的说,创业一年多的时间里,十点多睡觉的时候只有个位数。每天回家坐到沙发上,爱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对家人有巨大的愧疚。

创业路上都是坑”,为了缓解压力,刘富君会选择跑步,“三五公里的跑,直到大汗淋漓也一直跑,并且不断告诉自己还年轻,仍然很有力量。

但好在创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如今培训课程公众号已有两万人关注,有17000多人一对一加了刘富君的微信。“四部手机的微信,每天24小时都会有人咨询留言。

2015年6月份,商业模式初显后,刘富君把公司搬到了现在的办公地址,搬离出租屋的时候,他找人专门拿着DV记录,镜头里,他对着空气介绍说,“各位员工,大家好。我是刘富君,这是我创业的第一站……”说到动情处,身材高大的他站起来展开双臂,比划着当时的样子。他觉得,等公司做大做强时应该有自己的展览馆,存留展示这些历史性的资料。

在辞职创业的这段时间里,每天面对电脑和微信的刘富君视力下降厉害,一只眼睛甚至加了五十度散光。“快两年了,从未体检过。”他说,跟体制内的生活相比,自己失去了很多,但尽管如此,如果不经历这场冷暖自知的体验,依旧会感觉到遗憾。

从官场到商场,刘富君说自己正在完成一场蜕变。他说,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理解反对辞职、盼望他稳定上班工作的父母。“将来我会教育并且告诉我的孩子,要做一个平常的人,别去做那个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与众不同的地位,就意味着与众不同的付出。

话锋一转,焦点再次回到自己身上。“没有人会要求孩子去做上市公司老总,你只会这么要求自己。我已经上路,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