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包再推158个PPP项目 总投资2700亿元

03.12.2015  11:29
山东打包再推158个PPP项目 总投资2700亿元

  2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PPP)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再次通过“一篮子打包”方式,向社会推出第三批PPP项目共158个,有20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过2700亿元,济南共9个PPP项目名列其中。

  “这次推介的PPP项目很多是全省重点引进、全力打造的大项目,建成后既能给社会资本方带来合理利润空间,也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在推介会上介绍,这批推介项目超过前两批规模的总和,其中投资超过5亿以上的项目就有150个,涉及市政工程、交通、水务、环保、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等众多领域。

  所谓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合作,让民间资本在更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唱主角、挑大梁”。比如已经建成使用的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政府也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回报方式。

  记者查阅山东省第三批PPP项目名单发现,济南部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名列其中,包括英雄山路南段高架建设工程项目(顺河高架南延建设工程一期)、二环南路建设工程项目、济南市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改造工程项目、龙脊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等,政府方为济南市市政公用局,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作为投资回报方式。

  在这批PPP项目名单中,还包括济南4个保障性住房工程。其中,在历城区港沟村莲花山热源厂南临区域,济南市港新园公租房项目就采取这种PPP模式,主要回报方式为公租房及配套公建租金。还有雪山安家—章灵四村安置房建设项目,位于历城区世纪大道以北、凤鸣路以西,项目主要回报方式为综合开发收益。

  历城区滨河新居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天桥区滨河新苑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则采用BOT模式,小清河公司代表济南市财政局和社会资本合作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运营,以租户房租和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为回报方式,小区管理中的其他经营收入也将成为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