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93岁老兵回忆1942 讲述“五一大扫荡”惊险故事

07.04.2015  11:39

,日伪军的暴行仍在继续,村里许多青壮年被抓去做了苦工。李开祥数次与危险擦身而过,其中一次藏身草垛中时,日军的刺刀几乎戳到了眼前,李开祥与几个兄弟已经准备点燃草堆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敌人在最后一刻放弃了搜索。不过,最惊险的一次当属被日伪军当面拷问,只要有一句话回答不好,就会被当场杀害。

  那一天,为躲避敌人搜捕,同时为了继续寻找部队和组织,李开祥与同村2名青年乔装成卖笸箩簸箕的小贩,日落时分赶到了另一处村庄,并借住在一个姓冯的朋友家中。不料半夜里,日伪军包围了村子,次日清晨,全村百姓都被集中到一处空地上问话。李开祥深知一旦被问到,自己的身份很有可能暴露,但敌人眼光很毒,很快便把他从人群中叫了出来。

  我心中暗叫不妙,努力沉住气走到场地中央。一个伪军问:“哪个村的?”我心想,这个得说实话,说实话不容易露馅,就回答:“南韩村的。”“干什么来了?”“卖笸箩簸箕。”“什么时候来的?”“今早来的。”

  这句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心说要糟糕,敌人半夜就包围了村子,我还说今早来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嘛。那时候脑子反而清醒了,立刻装傻说:“刚才我没听清,以为你问我什么时候到这集合的,这村子我是昨晚就来了的。”伪军将信将疑,紧接着问:“住在哪里?”“一个朋友家。”“朋友姓什么?”“姓冯。”“有良民证吗?”“有。”

  讲到这里,老人停下来向记者解释,抗战期间,日本伪政权为了维系占领区,进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为每一名占领区百姓发放良民证。作为共产党员的李开祥原本坚决不去领取这个证明,但日军在占领区的行动愈发放肆,没有良民证,外出行动和寻找组织都非常危险。因此,遭遇这次拷问前不久,他刚刚领取了一本良民证“防身”。

  伪军把良民证接过去看了半天,突然问我“怎么领这么晚”。当时占领区的老百姓,手中的良民证少说也是几个月前领的,我这一本的日期却还很新。那一瞬间,冷汗都下来了,也是急中生智,我看着伪军回答:“原来领了一本,洗衣服的时候叫水泡坏了,这是重新领的。”那个伪军又打量了我几眼,好像是觉得没啥问题,就叫我回去了。

  老人回忆,被拷问时并没觉得害怕,直到回到人群中,才感觉整个人几乎脱力。隐约记得,在他之后被叫出去问话的,是个不满20岁的男青年,刚对答了2句话,便被日军一刀刺死。

  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后,日军在占领区的势力日渐衰弱,我方敌后力量开始壮大。1943年底,李开祥加入了饶阳县的区武装小队,与县大队配合,经常在日军回城的路上打伏击,先后消灭了不少敌人,夺回了很多日军从百姓处掠夺的物资。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李开祥被分配到《冀中导报》维护报社安全,往后随报社迁到保定,此后一直在河北省邮电系统工作,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到1974年退休……

  话到此处,抗战时期的惊险故事告一段落,老人缓缓呷一口茶,凝神收回飘远的思绪。客厅里的挂钟已敲响过几次,时间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流逝。然而望着老人的眼睛,听着这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回忆,或许每个人都会了解:有些事我们不能忘,有些故事还要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