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戏曲付平生——山东传统戏剧项目保护与发展侧记

24.04.2015  13:40

  今年3月以来,由山东省文化厅牵头的“齐鲁非遗大讲堂——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3期。

  4月15日,64位传统戏剧类代表性传承人在济南集中受训,其中,有不少戏剧界的“老面孔”,像85岁的柳子戏表演艺术家黄遵宪、82岁的四平调名家刘玉芝等;亦有大弦子戏、一勾勾、四音戏等濒危剧种传人及一批中青年演员……

  在本次培训班上,谈及传统戏剧类项目的保护与发展,3位授课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传承人的重要性。戏曲作为靠口传心授延续的艺术,人既是技艺载体,又是传承主体,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一个剧种的兴衰。

  责任感多数出自对本门类艺术的热爱。“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在交流经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五音戏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的一番话引来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

  山东是个戏剧大省,传统戏剧种类繁多,生存状况也不尽相同。摆在传承人面前的使命各有差别。

  对于一些已呈濒危之势的剧种来说,挖掘传统刻不容缓。这两年,柳子戏艺术家黄遵宪有些“忙”,日前,他的传承剧目《朱买臣休妻》在东柳剧院举行汇报演出,另外,他还为学生教授了《包公错断颜查散》等传统戏。在一次接受笔者采访时,提到诸多剧种头上“天下第一团”的帽子,他说:“这不是荣耀,它在提醒我们传承工作的迫切性,我们要努力把这个帽子摘掉。”近年来,在传承人的配合与推动下,山东省柳子剧团由专人负责传统剧目的挖掘,并抢救性地记录了一批柳子戏传统曲牌,把传承工作落到了实处。

  传统戏剧要发展,不仅要梳理自身流变的过程,更要面对当下,着眼未来。

  “培养柳琴戏新人是我的责任”。邵晓环是枣庄市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她生长于柳琴世家,自己是家族内的第四代传人。常年在基层唱戏,有感于后备人才的匮乏,她常年在枣庄市十五中、市中兴小学等学校免费传习柳琴戏。看到年轻人能像模像样地唱《状元观灯》、《樊梨花点兵》等老段子,她坦言:“有了收获,就忘了教戏中的苦恼。”

  传承人不计名利的甘心付出既激活了传统,又培育了后人。而一些“思路一变天地宽”的创新实践,亦盘活了某些项目的生机。

  卞项颂是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扽腔代表性传承人,虽成为传承人仅一年有余,但实际上,他唱扽腔从1969年就已开始。因“文革”破坏,扽腔一度沉寂,2000年前后,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艺人都已年逾80岁。“传统剧目恢复有困难,但我们挖掘整理的曲谱资料还在;排演大戏经费紧张,但排小戏既不丢剧种风格,又容易贴近群众。”2005年起,在卞项颂及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推动下,第一部扽腔小戏《人间真情在》问世,此后,《牛老邪赔礼》、《廉政灶》也相继创排并获奖,令小剧种走出了乡村、走出了沉寂……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多次强调,要鼓励传承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我会牢记责任在心头,甘为戏曲付平生。”71岁的四平调名家王凤云的这句肺腑之言,相信也是大多数非遗传承人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