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第三季大热 回归音乐本质是“王道”

26.02.2015  12:35

在上周第八期竞演中,张靓颖凭借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止步《我是歌手》第三季的舞台。残酷激烈的第四轮淘汰让《我是歌手》以1.77的高收视率,问鼎新年同时段的收视冠军。

伴随着陈洁仪、胡彦斌、古巨基、张靓颖的相继离开,《我是歌手》的歌王角逐渐进白热化阶段,目前,《我是歌手》第三季的首发阵容已所剩无几,七位首发歌手仅剩孙楠、韩红和A-Lin在坚守阵地。前有李健、郑淳元等实力强劲的补位歌手围追堵截,后有谭维维的强势表现和即将在本周五登上竞演舞台的踢馆歌手李佳薇加入PK。

2013年,第一季的《我是歌手》以电视综艺的“大片模式”登上电视荧幕,其高昂的海外版权、精细化的制作标准和戏剧化、剧情化的节目流程,为音乐演唱类节目树立了一个榜样。经过前两季的试水和培育,《我是歌手》第三季成功吸引类型更多元和名气更大的歌手加入,并打破歌唱类综艺节目生命周期短暂的魔咒。更为有趣的是,进入第三季之后,“音乐性”已成为《我是歌手》的关注焦点,首播第一期收视率就完胜前两季。

我是歌手》的播出已经进入中后期,接下来还将进行六期残酷的竞演。这一季“歌手”在模式上有哪些改变?南方日报记者对此展开分析。

◎原因一

回归音乐专业性

2月20日晚,张靓颖离开了《我是歌手》的竞演舞台。比赛以来,张靓颖的成绩一直大起大落,分别是两次第一和两次垫底。被认为是大热之一的张靓颖离开“歌手”舞台,让乐评人开始剖析她的唱腔、演唱机能和转音表现等,而原本就有着强大粉丝基础的张靓颖,却在离开时得到网友的热情支持。淘汰之夜,她成为了微博上的最热搜词。

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新加坡灵魂歌手陈洁仪的首轮淘汰。这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我是歌手》进入第三季之后,真正回归了对音乐的关注。无论是赛场表现还是淘汰之后的关注,都集中在对歌手音乐和歌唱方式的讨论。知名乐评人耳帝在分析张靓颖的表现时,就给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我是歌手》是一个拼机能的舞台,而张靓颖的声带机能是最弱的一个,所以会用很多花哨的手法来弥补……”

我是歌手》开播前喊出的“非顶级歌手,无立锥之地”,如今听来似乎掷地有声。到了第三季,参赛歌手的过往故事、歌坛位置都被淡化——只有顶尖的歌唱实力和表现力才能幸存下来。

而整个竞演过程中,无论是编曲、配乐、和声,还是竞演歌手对曲目的全新演绎,都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有消息称,为了邀请乐队和表演嘉宾等“外援”,韩红已自掏腰包花费数十万元。在演绎《莫妮山》时,她花重金请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马头琴乐团倾情助阵。此外吉他乐手、管弦乐队、陶笛大师也多次出现在竞演歌手的配乐中。

◎原因二

“硬实力”才是试金石

现在热播的《中国好歌曲》是以原创音乐获得关注的一档真人秀音乐类节目,其节目形式属于国内自主研发的新节目模式,和《我是歌手》的“海外血统”有着根本大的区别,但是两者的目标和发展趋势都开始走向一致——以音乐本身的质量和内容说话。

本季《我是歌手》的踢馆选手李荣浩曾在一年前走上《中国好歌曲》的舞台,当时他并没有被任何一位导师选中,没有讲什么故事的他也没有被观众记住。但是一年后,他来到《我是歌手》的舞台踢馆,尽管他的结局也是失败,但是一曲《笑忘书》让他创作音乐人的实力受到关注。此外,音乐人李健登上《我是歌手》,改编《当你老了》等原创歌曲时,更是展现了一位资深音乐人的过硬素养,引发人们热议。

曾经,《我是歌手》“老将出炉”模式成为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收视保证,音乐节目的娱乐性可以来自于舞台的视觉效果和舞美气氛,向演唱会的方式看齐;也可以来自于场外花边或艺人故事的代入,比如选手的“中国好故事”。到了最新一季的《我是歌手》和《中国好歌曲》都有意识地强化节目的音乐素质,正如导师刘欢在《中国好歌曲》中加入的“24小时即兴创作”环节,希望能在音乐类真人秀中激发歌手的专业实力,最大程度地考验歌手的“硬实力”。而《我是歌手》中歌手的超强实力阵容、出人意料的编曲形式,都在合力彰显歌手掌控音乐的实力,而非歌手身上的故事和话题。

■链接

中国好声音

第四季将面目一新?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热播,让老牌“音乐综艺选秀”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羊年的新一季中展现出新意。早前,第四季《中国好声音》传出消息,周杰伦将担任新一任的音乐导师。该消息引发粉丝们的疯狂追捧,也让《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走过了3年的收视霸主,在2015年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曾经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按照粉丝比例考量,以周杰伦的号召力,在他招满学员之前,其他三位导师都可能以陪转为主,除非其他几位导师从王菲、张学友、李宗盛、崔健这个级别的华语巨星里出,可能还有一拼”。从周杰伦的加盟,似乎也可以管窥本季好声音的拳拳野心。记者了解到,节目在赛制上还将做出些许创新,其中更多明星的加盟也将为好声音带来更多有意思的看点。

一直以来,《中国好声音》的内容都存在争议,其中包括过分张扬学员的励志故事、任意删减节目内容,特别是一些普及音乐常识的精华部分。是否更关注音乐内容的呈现已经成为《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重要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