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手机安全报告 山东收垃圾短信数量全国第五

09.03.2015  16:26

  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困扰着每位手机用户。这些手机安全“杀手”是谁“派出”的?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指出,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9个省级地区的最大骚扰电话源头来自于本地。山东用户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接收量及恶意程序感染量均居于全国前列,手机安全形势严峻。

   全国1天4000多万通骚扰电话

  2014年,全国用户通过软件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165.9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4545万次。

  这份报告指出,2014年,广东新增骚扰电话数最多,在全国各地的骚扰电话号码归属地中的占比高达11.9%,全年始终在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一;其次是山东与河南,骚扰电话数占比6.65%和6.52%。

  为进一步分析各地用户被骚扰的情况,报告还就被骚扰地区与对该地区进行骚扰的号码源头之间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除港澳台地区外,国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9个省级地区的最大骚扰电话源头来自于本地;排在第二、三的骚扰源,又以广东、上海等地以及地缘周边省份为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广东、上海、北京是骚扰电话的三大全国性骚扰源,来自这三个地区的骚扰电话不仅严重骚扰本地用户,同时也对全国各地的用户构成严重的骚扰。

   恶意程序开始仿冒流行应用

  伪装成系统软件是恶意程序常用的传播手法,近似模仿流行应用是2014年恶意程序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报告指出,2014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截获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326.0万个,较2013年增长了3.86倍,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恶意程序样本近8932个。2014全年Android用户感染恶意程序3.19亿人次,下半年恶意程序感染量是上半年的3倍左右。

  以往的恶意程序大多是直接冒充流行应用的名称和图标,但这种方式很容易被安全软件检测和发现。因此,恶意程序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近似模仿的策略进行传播:名称和图标与原版程序略有区别,这种方式非常具有迷惑性,大量手机用户因误下到这种仿冒流行应用的恶意程序而中招。

  从地域分布来看,感染手机恶意程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感染数量占全国感染数量的16.9%;其次为河南、江苏、山东。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的手机恶意程序感染量、骚扰电话新增数量以及垃圾短信拦截量均为全国最高。

   垃圾短信总量下降了

  相比不断飙升的骚扰电话,2014年垃圾短信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通过软件,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613亿条,与2013年全年拦截971亿条相比,大幅下降了36.9%,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1.68亿条。

  从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的内容来看,广告推销类垃圾短信数量依旧最多,占比高达69.1%;其次为诈骗信息、违法信息,占比分别为10.2%和7.6%。

  随着普通垃圾短信的发送难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转向使用伪基站来发送垃圾短信。统计显示,2014年,在拦截的所有垃圾短信中,有32.7亿条为伪基站发出的短信,占所有垃圾短信总量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