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通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思考

02.09.2014  18:16

  “最后一公里”,是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是群众感受最深切的身边问题,是我们工作中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说明的是人大履职与群众满意的距离,表现的是代表工作与群众认可的隔阂,暴露的是自身建设与群众感情的疏远。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决定成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实际行动打通人大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一、增强工作实效,打通依法履职的“最后一公里”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地方人大,存在着专题询问“一问了之”、议案建议“一提了之”、决议决定“一作了之”的现象,程序走完了,工作就止步了。整改落实的“最后一步路”、人民满意的“最后一公里”,却长期阻塞不通,不仅降低了人大的权威,也挫伤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更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人大的信赖。


  打通依法履职“最后一公里”,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改进工作的韧劲。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一线”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有为才能有位。人大作为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线”,要丢掉权力机关是“橡皮图章”的错误观念,摒弃人大是“表决机器”的扭曲认识,做到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努力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二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要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民履职、为民用权,将工作重心向群众倾斜,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监督力度,督促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三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大工作取得实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百个漂亮口号不如解决一件实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开展跟踪监督、持续监督,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去兑现,做到不改变状况不松劲、不解决问题不罢手。


  二、激发履职动力,打通代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群众提出,代表活动不经常,在人代会后与代表见面困难,想找代表反映情况找不到人。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可见一斑。人大的主体是代表,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同时,代表联系群众也是代表的法定义务,《代表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应成为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领路人”。


  打通代表工作“最后一公里”,关键是要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完善“双向”联系制度,既让代表能找到群众,也让群众能找到代表。代表联系群众要主动亮明代表身份,公布联系方式。要定期向选民公布履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切实加强代表小组建设。着力提高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的实效,坚持“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活、效果上求实”的原则,精选主题,丰富内容,提高代表小组活动的质量和实效。三是提高代表法律意识。代表是人民群众依法选举产生的,应当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各级人大代表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无论是在自身工作中,还是在履行代表职责过程中,都要绷紧法律这根弦。


  三、密切联系群众,打通自身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人大对照要求,勇于揭短亮丑、深刻查摆,对自身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中表现为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通人大工作“最后一公里”,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人大干部队伍。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人大工作专业性、程序性、综合性强。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不学习就会落后。要把学习作为硬任务,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要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按照“深入基层、服务代表、联系群众”的要求,准确定位人大工作,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三是要建章立制,着力提升自身工作效能。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人大机关干部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探索人大内部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上下功夫,以人大工作的规范化促进和保障联系群众工作的制度化。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