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三农”

31.12.2014  09:55

  长期以来,由于“成本高、风险高”,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尤其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更加旺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与直接的财政补贴不同,运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有利于实行市场化运作,促进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

  今年来,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金融支农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和金融服务力度:两次面向小微企业及“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延长涉农贷款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并将享受税收优惠的农户小额贷款限额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5年将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实现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银监会近日针对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连续发文,鼓励民营资本多渠道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然而,要让金融这池活水流淌进需要灌溉的“三农”的土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优质企业,大家一窝蜂抢占高端市场,金融服务最缺乏的地区和企业仍然很难分得一杯羹。”某大型商业银行三农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为此,银监会表示,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鼓励符合条件且资产规模大、资本实力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集中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郭田勇表示:“另外,还需要在深化改革方面进行配套,比如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农户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只有从政策、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入手,才能确保金融之水不断流入三农之田。”(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