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山东潍坊建设合纵连横的大水网

04.09.2014  10:00

  山东省潍坊市自去年8月以来出现了秋冬春夏四季连旱,水库蓄水、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农田灌溉、群众饮水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肩负潍坊主城区西部供水任务的白浪河水库几近干涸。

  面临上游已无水可调、居民和企业用水短缺的严峻形势,潍坊投资1128万元兴建城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将"四河串联"工程延伸到白浪河水库,调用百里之外潍河上山东省最大水库峡山水库水入白浪河水库,缓解城区西部、坊子区供水紧张局面。工程实现了两大流域两大水源地的连通,这是潍坊10多年持续打造现代水网工程体系的又一力作。

  创新思路 率先谋划水网建设蓝图

  针对严重缺水现实,潍坊水利人跳出原先一个流域、一座水库、一条河流、一个灌区的单一治水模式,依据当今"流域城市论",把整个城市水系看成是一个整体,探索出了一条"多库串联,水系联网,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治水思路:白浪河水系联网工程将潍坊市域内的峡山、牟山等10 座大中型水库串联在一起,再通过全市19 处调水引水工程把潍河、汶河、白浪河等几大水系并网,自南向北构筑起一个遍布全市的巨大水网。水系"互联网"形成后,借助其自然落差,调剂余缺,以丰补歉,实现了水库之间,地表水、径流水之间的合理调度和优化配置,使一大块"死水"变成了"活水"。

  水系的"合纵连横",让潍坊水资源"盘子"相对变大。在不增加水资源总量的情况下,年可调配的水达到2亿立方米,再加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增蓄的2亿立方米,以及农业灌溉和循环经济节约用水3亿立方米,潍坊的水资源困局,转眼变得柳暗花明。

  潍坊很早就开始探索建设单个跨流域调水工程。1988年率先建设了昌乐"南水北调"工程,调汶河、白浪河之水入丹河、桂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长62公里,串联36座小型水库。1995年,安丘市建成了"南水北调"工程,将于家河水库水调往牟山水库,实现了汶河、渠河两大水系5座水库的互联贯通,解决了安丘城区及以北地区用水问题。这一时期,还建设了诸城市引涓、高密市南水北调、坊子区东水西调等区域调水工程,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实现洪水资源化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缺水的潍坊,在总结这些调水工程的基础上,探索确立了"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优化调度配置水资源"水网建设思路,逐步实现了水库之间以及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区间径流水量间相互调剂余缺,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过多年持续进行的现代水网体系建设,潍坊初步实现了库、河、渠系及区域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合纵连横'和雨洪水、客水资源的统筹利用,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这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潍坊市水利局局长赵刚毅说。

赵新 周岩 李杰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8月22日 | 责任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