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抵押力破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全省动产抵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成效显著(大众日报 2015-01-16 A6版)

22.04.2015  13:44

  玉米也能抵押贷款?对!2014年,在工商机关指导下,成武大地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便以不断变化的生产原料玉米作为抵押物,运用动产浮动抵押方式,成功从农商银行融资4000万元用于玉米收储,为企业节省季节性生产成本590万元。动产抵押融资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

  2014年,共有110家企业受益于省工商局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开展的全省动产抵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与金融机构成功签约融资22.39亿元,有108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意向金额42.76亿元。全年全省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1916份,主债权金额2241.34亿元。

  “守合同重信用

  架起银企对接桥梁

  融资担保能力不足是当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中小微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资金和不动产匮乏,而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等动产抵押物却相对充足,且抵押并不影响抵押物的使用,因此动产抵押对于中小微企业盘活资产,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动产抵押,金融机构却有颇多顾虑。如何架起两者之间对接的桥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成一块关键“基石”。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是工商机关在企业自愿基础上,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示的行政指导活动。目前,全省有工商总局公示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461家,省局公示的3737家,各市局公示的7000多家。这些企业合同信用状况良好,无违法纪录,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是各行业诚信企业的“排头兵”。自3月份开始,各级工商机关积极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开展融资需求调查,把有融资需求且有动产抵押物的企业主动推荐给金融机构,架起银企对接桥梁,为金融机构推荐优质客户,帮助守信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据统计,在融资需求调查阶段,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发放融资需求调查表5800多份,收回3600多份,有融资需求且有动产抵押物的企业334家,融资需求额160.38亿元。5月份,省工商局和人行济南分行联合发文把这334家企业向全省各金融机构进行了积极推荐。

  各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工商部门的联系,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优质客户,加大信贷投放,简化审贷流程,降低担保条件和利率浮动水平,鼓励企业增强诚信意识。民生银行青岛分行针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业务,成功帮助13家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枣庄银行推出了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贷款利率不上浮政策。

  动产抵押融资银企对接活动的探索实践和顺利开展彰显出推进企业信用建设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措施。因此,今年我省工商机关将进一步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积极整合工商、税务、社保、金融等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建立覆盖广泛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加大企业失信成本,督促企业自觉诚信守法经营。工商机关将充分利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这一“金字招牌”,引导中小微企业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其履责能力和信用水平,为扩大社会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提供有力平台。

  动产抵押融资

  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动产抵押融资切实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山东腾飞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三次运用动产抵押融资,第一次运用钢结构资产抵押融资8000万元,第二次抵押物扩大到钢模板、塔机、升降机等多种产品,第三次运用动产浮动抵押成功融资6000万元,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在之前,受限于多方面制约,动产抵押对众多中小微企业而言其实算不上熟悉,在相关的摸底调查中,工商机关便发现众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动产抵押政策不了解、不会办。工商机关承担着动产抵押登记的职责,希望能在帮助企业拓宽抵押物范围、推广浮动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方面发挥作用,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尽切实之力。

  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中小微企业对动产抵押融资政策的知晓度,使其学会动产抵押融资,拓宽融资担保方式。各级工商机关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深入专业村、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宣传动产抵押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融资。临沂市工商局向社会发放动产抵押登记须知、三押服务手册等宣传材料3000多份。淄博市工商局还利用“红盾短信服务平台”向企业登记主体手机用户发送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相关程序的短信。

  同时,指导企业探索扩大抵押物范围,综合运用多种抵押方式。大力推广生产原料、钢结构资产、活体畜禽、农产品等抵押,积极拓宽动产抵押物范围,帮助企业盘活更多资产。在抵押方式上,大力推广浮动抵押、最高额抵押、融资租赁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促进信用担保和物权担保的有机结合,努力盘活企业“沉睡”资产。

  为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提高对接工作效率,工商机关探索推行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举措,做到当场受理、当场登记。开展了动产抵押互联网登记公示系统课题研究,努力为当事人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登记和查询服务。

  多措并举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开始积极参与银企对接活动,动产抵押融资也切实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如成武大地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所需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原料,如不能在市场行情低的时候购入,就会极大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山东圣洋龙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资金用于购买环保设备,不能如期上马就会影响后期生产经营活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填写了融资需求调查表后成功融资2000万元;青岛腾禹环保有限公司是市工商局公示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工商机关将企业融资需求推荐给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后,他们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不到一周时间就向企业发放无抵押、纯信用贷款100万元。

  银企对接探索

  破解融资难题新思路

  活动开展以来,省工商局与人行济南分行密切加强合作,联合成立了活动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期间,全省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成功帮助110家企业融资22.39亿元,得到企业和金融机构高度认可。更关键的,这为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小微企业有借贷需求,金融机构有放贷能力,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然不愿意向中小微企业放贷,是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现实。活动开展以来,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积极调整经营理念,破除对中小微企业的惜贷思想,主动加强对动产抵押和守信企业放贷业务的研究分析,积极调整经营理念,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同时,围绕动产抵押业务,进一步加强了动产抵押金融产品研发,探索开展存货、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抵押贷款。目前,有13市出台了动产抵押融资管理制度或办法。建行推出了“融物通”业务、中行推出了“贷贷通宝”业务,农行推出了活体畜禽抵押和大蒜抵押贷款业务、农信社推出了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临沂市15家金融机构先后推出“市场贷”、“商贷通”、“惠商贷”、“动产乐”等20多类动产融资产品。

  学会了动产抵押融资的各中小微企业,变得更加重视信用建设,更加珍视信用记录,积极参与“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资信度和透明度,以期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

  银企对接活动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尚需要社会各界协调配合,共同努力。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克服“零风险”信贷意识,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多向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微企业倾斜是当务之急。在担保方式上,多做一些符合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等方面的担保贷款业务。特别是对生产经营和信用情况良好,仅暂时出现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可通过重新评估贷款期限、增加有效抵质押物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不应强行要求立即偿还所有债务,不盲目抽贷、压贷、缓贷。

  事实证明,中小微企业对金融机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相互不了解,信息沟通不畅,是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一重要原因。今年,工商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进银企对接活动的深入开展,打造银企对接平台,努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
滨州市五项措施提高招商实效
一是在招商方式上求创新。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