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后拆违时代:小餐馆拆了大食堂来了 便民市场崛起

30.10.2017  20:45
  原标题:济南后拆违时代:小餐馆拆了大食堂来了,便民市场崛起

  拆违拆临加违法餐饮整治已数月,记者走访济南部分社区,经过几个月的“疗伤”和“重建”,不仅社区变美了,新的社区食堂、便民市场也在陆续崛起。

  拆了51家门头房,居民买饭犯了难

  27日下午5点,济南市历下区冶金宾馆路中段,刚从学校接了放学的女儿,张丹就带着她拐进了路西侧的燕山社区大食堂。就在道路东侧51间违建门头房陆续被拆除,附近居民反映无处买饭之际,这处有着油饼、蒸包、油条、羊汤、熟肉等各种美食的社区大食堂开始了试营业。

  “女儿喜欢喝北边一家羊肉汤,前段时间拆违后,就再也没喝到过。听说这里新开了大食堂,有她喜欢的羊肉汤,我就赶紧带她到这里来了。”正值下班时间,除了张丹母女,来这里买饭的居民络绎不绝。尤其是在附近工作生活的年轻人,食堂提供了一排就餐区,很多人选择直接在食堂吃。

  燕山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燕山社区大食堂的建设,正是为了回应周边居民的用餐诉求。“冶金宾馆路全长近800米,拆违拆临前,两侧有违建门头房51间,经营内容几乎全是小餐饮。买饭是方便,但道路变得拥挤,双向车道变单向,环境也相对较差。

  借着拆违拆临的东风,今年5月份,燕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历下区市政局、园林局,开始对这一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前后拆除违章建筑近23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新铺人行道1690平方米,新盖被沥青面2547平方米;线缆落地338米,线缆共13500米,拔除弱电线杆9根。

  整治后,原来脏乱堵的冶金宾馆路大变样,道路两旁的餐饮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绿化带和整洁的文化墙。但周围群众在感叹社区变干净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生活购物的不便。

  这种不便,居住在燕子山东路11号院的张彬有着深切体会。今年40来岁的他,习惯了每天早上下楼给老人孩子买早饭,吃完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50多间违建门头房的拆除,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我从1994年就在这儿住,拆违之前,这里生活很方便。拆违后,以前至少有20个小吃品种的冶金宾馆路,现在跑遍燕山小区南区和北区,却连个烧饼都买不着,有时候要骑车到甸柳去买早饭。早上时间又紧张,生活突然变得很不方便。”张彬说。

  闲置仓库办成食堂,一举四得广受欢迎

  接到社区群众的诉求后,街道办事处就开始寻摸着找地方。

  “现在这个地方,原来是冶金宾馆后院仓库,多年来一直闲置,消防通道也被杂物堵住。我们就想,何不盘活这处资源,启用仓库做社区食堂,既打通了消防通道,盘活闲置资源,又便于群众生活,解决业户生计,是一举四得的事情。”燕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办事处的想法和冶金宾馆一拍即合,于是10月下旬,这处由办事处鼓励引导、冶金宾馆独立出资建设的燕山社区大食堂开始了试营业。食堂分二期工程,预计可有近20个摊位,覆盖周围三个社区近2.5万居民,目前一期9个摊位已全部租出。

  曹家平就是入驻社区食堂的第一批业户,老家山西运城的他,做的一手口味绝佳的“香酥小油饼”,深受附近居民喜爱。5月份,冶金宾馆路上的店面被拆除后,曹家平无奈带着妻子回了山西老家。“在这儿租房子住一个月2000多元,不干活白租着住可不行。

  但回老家后,曹家平也坐不住,空下来的5个月时间里,他来来回回跑了6次济南。“不死心,我们全村都是做这个油饼的,最多的时候在济南开店的就40多家,靠这门手艺吃饭。每次来,我都住上两天四处跑跑,看看有没有地方能开店了。

  每次来济南,来回路费加上住宿费,曹家平要花2000多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社区大食堂开始招商,曹家平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成功入驻。

  社区食堂的建设获得周围居民的一致点赞。“开业没几天,就变得特别热闹。尤其是早上,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买点早饭给孩子。老人不想做饭的,下来买点油饼蒸包吃。老百姓都非常认可,希望之后品种能更丰富。”张彬说。

  燕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社区大食堂还未建设完毕,现只有一期300平方米的室内9个档口建成,后续还计划建设二期室外档口。“室外档口请了专门的设计师设计,除了有美观的复古造型外,也要满足消防、环保等需求。

  同时,街道也在积极联络市商务局等部门,为社区食堂的建设和食堂业户争取更多的利好政策和优惠。“这里的业户大多是被拆业户重新创业,街道希望能给他们争取到一定扶持。”该负责人表示。

  终于不用打游击,期待未来会更好

  除了食堂,社区便民市场也在崛起。在历山路与解放路交会口东南角,山东建筑大学门口附近,一处名为“仕豪便民果蔬市场”的新市场开始试营业。市场内,水果、蔬菜、鱼类、肉类甚至油条、包子、馄饨等一应俱全,28日上午10点,即使不是高峰期,来买菜的居民也一直不断。

  据市场运营方山东仕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航介绍,市场所在地原本是山东建筑大学的一处闲置空地,公司后来将其租下。“最初的想法是想开一个面向建筑大学教授、学生的果蔬销售点,方便学校师生,同时帮助部分贫困户。拆违拆临行动后,看到更多周边居民和业户的需求,就建设了这样一处面向周边的便民市场。

  尹航说,目前市场已入驻40家业户,其中绝大部分是前期拆违拆临等行动中受到冲击的业户,还有6户是贫困户。“9月6日开始试营业,目前为止还未开始收租金,希望前期能尽量给业户优惠。” 

  在市场门口处卖水果的邢程,是这个市场第二名入驻业户,也是市场里典型的受拆违影响的业户之一。最初,他在还乡店桑园路上有一家水果店,在今年整治中被“封门堵窗”。后来他开始转战板桥大集、北湖大集等集市,但这两个大集不久后也陆续被取缔。

  “闲了至少20多天吧,在一个群里听说这里要建便民市场,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刚来时生意不好,这两天知道市场的人多了,终于忙了起来,一天能卖到1000来块钱了。”邢程说。

  张淑琴是这个新市场的新业户,在市场北侧卖羊汤、馄饨等饭食。“来这里之前,我在棋盘街小区租了间房子卖烧饼,卖了有五六年。今年8月8日,居民楼下不能开餐饮店,我们的烧饼店从此就停了业。

  张淑琴老家德州,来济南已经十多年。“孩子在济南上学长大的,现在已经读到了大专。两位老人也接到了济南,婆婆76岁了,眼睛失明,母亲也70多岁了,老年痴呆。我们做小生意买不起房子,现在一家人租住在两室一厅,一月房租2000多元。

  上有老下有小,店面关了张淑琴急得坐不住。闲着的两月,她甚至开始做起流动摊贩,早上卖烧饼里脊,和城管打起了游击战。“干了小半个月,觉得这不是办法。每天被城管追着跑,刚卖出去3个饼就被查了得回家,备了一天的货只能看着它坏掉。

  张淑琴最终放弃了流动摊贩的计划,她迫不及待想找个稳定的店面或摊位。“只要价格别太高,交点钱也比流动强。”听说这里新开了一处便民市场,她很快找到公司协商入驻了进来。“刚来知道的还不多,希望以后生意能好起来。

  便民市场受到附近居民的欢迎,今年68岁的董广玉家住建筑大学院内,市场建设前,她买菜要骑车到十亩园。“现在市场就在家门口,走两步就过来了,非常方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