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穷根”,济南南山两村或整体搬迁

21.04.2016  14:06

  20日,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印发实施。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了解到,共有14405户、46169人需要实施搬迁,涉及济南、泰安等5市7县(区)24乡镇。对建档立卡的17000人贫困人口,在国家人均7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山东省内再给予人均18000元补助;对同步搬迁的其他29169人,山东省内给予人均9000元补助。

  18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山东省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按照规划,2016-2017年基本完成搬迁任务,2018年全部兜底完成。到2020年,实现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上升,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确保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山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此次搬迁规模上看,国家下达山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规模17000人,涉及济南、泰安、日照、临沂、菏泽5个市,历城、东平、五莲、费县、沂南、沂水、鄄城共7个县(区)、24个乡镇;按照国家提出的“尽量实现自然村整体迁出”的要求,还有同步搬迁人口29169人。两部分合计,共有14405户、46169人需要实施搬迁。记者多方了解到,历城南部山区西营镇两村或将易地扶贫搬迁。

  据介绍,在安置方式上,此次搬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科学布局集中安置区51个,采取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依托小城镇、乡村旅游区和水库移民避险工程等方式,集中安置45996人,分散安置173人。严格落实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标准要求,设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其中,安置区住房建设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约42.3万平方米。根据安置区实际需求,规划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道路、电网、污水处理、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学校、卫生室、文化室、村级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