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四路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13.11.2014  20:08

招远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教育内涵发展的强基工程,科学规划,有序实施,着力打造智慧型、责任型、幸福型教师队伍,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自觉读书。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此,引领教师们分享阅读了《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烟台教育》《学校在窗外》《我的教育心》等多种教育书籍,并定期举行读书会进行交流。同时,改变指定教师阅读的方式,采用“教师带动教师”的方法,组织教师以共同体为单位,自由选择阅读篇章,在校内、组内分享。在共享的过程中,老师们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作法,更加认同了教师的专业性与独特性,更加理解了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

二是自我反思。组织教师学习《教师专业标准》,不仅仅停留在组织教师解读、交流、培训的层面,而是将学习引向深入,组织教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照着《专业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拉近教师与《专业标准》的距离,让每一个教师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举行  “寻找我们的‘痛’”“不能不说”等反思论坛,把校园“一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的发生根源,从而制定解决方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开展专题研究。基于教材,用专题的形式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定期组织进行碰撞交流活动,老师们共同面对目前学科的前沿问题,共同探讨遇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们在交流碰撞中惊喜着,感悟着,体会着,创意着,思索着,充实着,极大地促进了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组的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凸显教研深度。例如,在数学学科开展了“巩固练习设计的研究”;在语文学科开展了“阅读策略的研究”“预习的研究”;在英语组开展了“目标导学”的研究;体育组、信息组也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四是树典型起表率。在“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把“幸福工作,健康生活,高效学习,快乐成长”作为师生的形象追求。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要求优秀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内涵的同时,发挥名师特色,立足教育教学实践,聚焦课堂,身先士卒,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并于潜移默化中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传递教育正能量,以切实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师能,让每一位师生都文明自信、奋发有为。(烟台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