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探索实施“互联网+”模式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

15.09.2015  16:19


    即墨市积极探索将互联网、信息化等现代技术运用到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监管等过程中,通过发展电商服务平台、完善农业安全追溯体系等“互联网+”模式,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一是打造电商服务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创建“中国·即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建立村级“供销电子商务服务站”,搜集整理产品生产销售、农资需求等信息,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截止目前已发布更新各类涉农信息1.5万余条。打造“网上商城”,与淘宝网、京东网等实现同步链接,目前已有100多家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上千种农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交易额达660多万元。二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中心,汇集省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户可以通过线上订货线下取货的模式订购产品。与顺丰物流签订合作协议,配备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配送车,满足同城、域外物流配送需求。举办电商知识培训班,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电商村民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群众电子商务实际操作水平。三是建立安全追溯体系,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全程监控。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单位安装二维码追溯系统,将农业化学投入品名称、使用量、使用方法以及收获、销售等各个环节信息录入系统,消费者可以直接查询追溯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相关负责人等信息。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