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王渔洋故居 传承文化根脉

03.11.2015  00:08

  景色秀丽的王渔洋故居

  景色秀丽的王渔洋故居

  王渔洋故居内的戏台

   中国山东网11月2日讯 (见习记者 孟宝乐)11月2日,“探访文化名城——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淄博行”采访团来到王渔洋故居,领略了一代诗宗的文化神韵和人格魅力。

  王渔洋故居,是清康熙二十四年,康熙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渔洋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长春园故址上增缮而成,又名西城别墅,现占地15000余平方米,遗留明清、民国建筑108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分为生活区、生平区、园林区、祭祀区四个主题展区,围绕文学成就和仕宦生涯两条主线集中展示王渔洋文政兼从的一生。

  畅游在王渔洋故居里,不经意间会看到,某个被花草掩映的角落露出一块刻有其诗作的石头,“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夕阳沉沉水增绿,萍花柳花相断续。十尺长桥八幅舟,人家何似清溪曲。”一一品读令人有安宁悠闲、恬淡愉悦之感。

  王渔洋因继承唐宋文风,反对重修饰、掉书袋、发议论、无生气的文风诗风,提倡“神韵说”而蜚声诗坛,他创造性的诗论和创作顺应了清初社会发展历史潮流,被誉为“一代正宗”,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同时,王渔洋一生文政兼从,在政坛的作为不亚于其在文坛的声望。他廉洁奉公、勤于职守,顺应当时“以宽为本”及“清慎勤”的吏治标准,被赞“一代廉吏”。

  王渔洋初任扬州推官,累官至刑部尚书,仕宦45年,始终恪守“清慎勤”的为官准则,践行“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他所书《手镜》一文,既是自己一生正直为官的经验写照和自律准则,也教育后人审慎处事、洁己爱民,时至今日仍可以致用。

  记者了解到,王渔洋故里景区规模宏大,在文物部门的精心修复和不断努力下,景区保存完整,故居修复尽可能保留古时仪制,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保护典范。目前,王渔洋故里景区已被评为全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社科院古代文学研究基地、淄博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先后荣获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连续两届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淄博市十大美景。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