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穷根 摘穷帽 多措并举—— 临沂扶贫攻坚“新时期孟良崮战役”初战告捷

28.12.2016  19:39
解放战争的号角声中,一场孟良崮战役,打出了老区人民敢于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改革开放的序幕里,一场扶贫攻坚的新时期“孟良崮战役”正在打响,不畏艰难困苦,发挥主观能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谱写出沂蒙精神在21世纪的新篇章。

费县扶贫开发一角---石头缝里长核桃

平邑县九间棚盘山路

    鲁网临沂12月28日讯(记者 杨成喜) 解放战争的号角声中,一场孟良崮战役,打出了老区人民敢于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改革开放的序幕里,一场扶贫攻坚的新时期“孟良崮战役”正在打响,不畏艰难困苦,发挥主观能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谱写出沂蒙精神在21世纪的新篇章。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不仅仅是总书记对临沂扶贫工作的要求,更是对老区扶贫工作人员的殷殷嘱托。“走在前列,带个好头”,已经成为临沂每一个扶贫干部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政策、智力、人才、信息、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精准施策,积极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智力扶贫,不仅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

平邑县大凤阳村扶贫大棚

第一书记建设土豆大棚

   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

  “百千万”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镇、村、户

  早日让临沂44.2万人脱贫致富,是每一级党委政府的心愿,更是每一位临沂人的期盼。

  今年以来,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龚正、副省长赵润田曾先后到临沂专题视察脱贫攻坚工作。

  12月7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对临沂光伏扶贫的经验做法作了专门批示。

  领导重视,为临沂扶贫工作奠定了信心。干部出力,则为临沂扶贫工作取得扎实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阴县毛坪村,是全县知名的果品生产大村。但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守着2000多亩的果园,依旧有众多的村民挣扎在贫困线以下。

  2014年4月,蒙阴县交通运输局第一书记带着精准扶贫的要求和单位领导的殷切期望,开始任职毛坪村第一书记。

  望着村里家家户户的果园和优质的苹果,却为何无法将这些红通通的苹果变成“金苹果”?

  第一书记带着这个疑问,开始走访调查。“路不好走,车上不来,只能靠肩挑人抗,稍有不慎还会‘人仰马翻’,费时费力不说,还把果子碰伤了,好果子都卖不起价钱来!”毛坪村村民张荣来道出了背后的原委。

  打通到果园的路,让苹果得以运出果园,这是毛坪村扶贫的第一要务,也是第一书记定下的扶贫路数。在没有集体收入前提下,蒙阴县交通运输局带着第一书记和村两委,跑市进省,费尽周折,多方援助,终于争取到240万修路资金。

  有了资金,全村齐心协力,很快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生产路顺利地通到了每一位村民的果园。红苹果出山变“金苹果”的道路不再崎岖。

  “有了这一条路,光果园每一亩每年都能增收1000多元,脱贫还有什么好怕的”,村里的贫困户薛玉荣说。

  毛坪村第一书记扶贫,也不过是临沂“百千万”领导干部扶贫的一个缩影。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好干部带头,党建扶贫筑根基,成为临沂扶贫一大特色。

  百名县级干部包镇、千名第一书记包村、万名机关干部“结亲连心”包户,让党的扶贫政策落实不走样,贫困群众切实需求上报不隐藏,群众脱贫学习有榜样,临沂市通过“百千万”工程,动员广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落实脱贫责任。

  今年来,第一书记先后累计争取帮扶资金7.7亿元、招商引资5.4亿元、新上集体增收项目555个,化解村级债务276.5万元,帮扶干部共收集群众诉求57191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268件次。

  费县石井镇大光伏项目

蒙阴县联城镇香菇种植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产业扶贫,夯实发展根基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

  授人一鱼不如授之以渔,输血扶贫不如“造血生肌”,唯有让农村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才是脱贫攻坚的务本之策和长效之举。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贫困群众拉进产业化链条才是重中之重。

  临沂地处鲁南,绵绵群山,注定这里没有更多的富饶土地用来传统农耕。“向天要粮”不如“借地生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农业乏力,唯有实施特色农业,才是发展之道。

  种粮,也是百姓最熟悉的谋生之道,唯一不同不过是用新的技术去种新的“作物”。

  一批批涉农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贫困村延伸,在“企业+合作社+基地(加工点)+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下,重点贫困村、贫困户将蔬菜、杂粮、优质林果、食用菌、养殖等特色农业作为脱贫手段。仅全市高效特色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等“五大工程”带动26029户、5.8万人奔上脱贫道路。

  贫困人群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但更多的是老弱病残群体。劳动致富,于他们来说,何异于天方夜谭。

  让老弱病残群体顺利脱贫,方兴村第一书记杜敏勇耗时两个月调研走访和苦心思考。利用村民屋顶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思路被确定下来。

  “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了农户屋顶,不占用耕地,不占用劳力,最适合年龄大、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第一书记杜敏勇认为。

  产业扶贫,离不开资金支持。除了为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安排30万元以上产业扶贫资金和第一书记跑市进省寻求资金支持外,金融扶贫,成为临沂解决扶贫资金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

  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小额扶贫信贷服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设立金融风险金1.31亿元,按照放大15倍的规模,开展了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富民发展贷、富民集体贷四种金融产品。

  截至11月底,全市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8.76亿元,已有44075户贫困户受益,放贷总额占全省的52%,位居全省第一位。

  产业扶贫可见长效,扶贫干部可以等,但亟待解决生活乃至生存的群众不能等。各级贫困村实施的帮扶项目多为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这些项目见效周期长、回报慢。

  为此,临沂扶贫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模式,加强产业扶贫主体作用,加大多种扶贫措施覆盖力度,确保产业扶贫项目中贫困群众受益面不低于60%,人均单项项目收益不低于500元。

  将贫困户收益落实到具体协议合同中去,以法律化形式固定下来,切实解决扶贫项目受益面窄、收益率低的问题。

  发放扶贫款

  70岁老人喜领孝老爱心扶贫基金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

  文化教育扶贫,以智“拔穷根

  扶贫先扶智,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大力改善农村精神内涵贫乏、文化生活单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成为临沂扶贫另一重要手段。

  扶贫容易守成难,富人富脑袋、穷人富口袋。在“摘穷帽”的基础上,更需要从智上去拔除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文化教育扶贫,就是要打破“龙生龙、凤生凤”的规律,让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

  “全面改薄”项目共计投入9800万元,实施项目236个,建成贫困村幼儿园62处,落实各项奖助学金及中职、高中免学费资金2.13亿元,受益学生21.5万人次。

  除了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也卓见成效。实施贫困村公共文化项目45个,全市568个重点村已有356个建设综合文化活动室、522个建有文化小广场,实施“孝文化进万家”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大力弘扬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临沂市更是在全省率先推广孝善养老方式。

  通过推行基金引领、协议赡养、奖补激励,目前,全市农村已普遍成立了养老理事会,村集体按子女缴纳孝心款的10%-20%给予补贴,确保每位老年人年收入不低于1200元。

  蒙阴县诸夏村被列为“赡养脱贫”的试点村,蹇秀兰是村里的9位贫困老年人之一。孝顺的大儿子和四儿子一听说村里成立了孝老敬老理事会,都争着把每月的赡养金交上去。

  “以后老人家有花钱项就直接找理事会,既避免了她伸手要钱的尴尬,同时我们也好放心”,蹇秀兰大儿子张正海说。

  目前,临沂已构建起“子女尽责、集体担责、社会分责、政府负责”的孝善扶贫格局,惠及全市60岁以上贫困老人19.5万人。

鲁地天沐(郯城)温泉为贫困户发放股权证

平邑县人民医院专家到郑城镇鑫盛村给贫困户义诊001

      机制预警 灵活多策

  要脱贫更要防返贫

  边脱贫边返贫,这是输血式扶贫模式下的循环。为此,临沂扶贫工作人员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扶贫资金“一载体两分离”的扶贫模式。

  在这个新兴扶贫模式下,充分发挥村级民主管理的职能,以村级精准扶贫理事会为载体,实行扶贫资金承接主体与使用主体的分离、扶贫资金形成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与受益权分离,在此基础上,建立扶贫收益滚动使用机制。

  “贫困户不会直接接触到扶贫资金,而是将扶贫资金交由理事会打理,贫困户从而在扶贫资金产生的效益里享受分红,这样就避免了以往贫困户用完扶贫资金后返贫的尴尬”,临沂市扶贫办宣传组负责人解释。

  精准扶贫,在享受扶贫政策的前提下,如何顺利完成贫困群众的进入和退出,让扶贫政策真正惠及到最需要的贫困群众,这是一个考量扶贫智慧的过程。

  为此,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预警应急机制,对已脱贫但基础还很脆弱的群众,在扶贫攻坚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防止边脱贫边返贫。

  对于处于贫困线临界值的农户,建立贫困群众致贫预警机制,随时关注这一类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一旦发生因病因灾致贫,及时纳入市级建档立卡系统,落实扶贫政策措施。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一病回到解放前,生动地形容了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的事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也只能解决贫困群众的一些基本需求。面对重大疾病,这些兜底的保障无意于杯水车薪。

  广覆盖后低保障的局面急需破解。着力于提高保障水平,临沂市则率先在全省启动“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试点工作,在试点范围内,市县两级分别拿出一块资金为贫困群众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患病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报销或补偿后、个人担负医疗费用的90%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群众的看病就医支出。

  走在前列,带个好头,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的扶贫攻坚模式,成效显著,全市达到脱贫标准的人口2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为推广临沂经验,学习临沂模式,全省检察机关与扶贫部门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会议、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议、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全省巾帼居家创业就业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先后在临沂召开。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热线0539-2525318,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或关注鲁网临沂官方微博(鲁网临沂新闻中心)微信(鲁网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