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为高额利息投资6万收藏币 收益没有本金难保

17.01.2016  19:14

张女士高价购买的古文物钱币(视频截图)

古文物钱币(视频截图)

  很多钱币收藏者都是略知皮毛就开始跟风收购,而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往往从一通电话或一条短信开始。多数钱币收藏公司都是以承诺定期高额收益,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但多数结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据报道,济南市民张桂琴,刚退休那会儿也想买些钱币进行投资。某天,一家钱币收藏公司的销售员打电话给张桂琴,经不住对方多次盛情邀请,于是抱着万一能淘到中意的念头就过去看了。

  现场工作人员说服张桂琴,买两本历史文物古钱币,赠送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共三万四千九百八十元,低于市场价格一半,划算。更让她心动的是,“说是先抵押在那儿,半年期限,连利息和本钱全部还清。当时说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五,三万多也将近八千块钱左右 感觉挺合适”。禁不住高额利息诱惑的张桂琴当时出手了。“过了两个月,八月份我又买了五套大阅兵,花了三万。 现在将近五个月货还没到。”

  为了大赚一笔,张大姐前后共投资了六万四千九百八十块钱。没想到,约定期限到了,对方却反口了。

  “关键出手和变现的事我说了不算,卖的时候公司让我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啊”,电话推销员给张桂琴说道。

  所有的承诺都只是口头协议,没有签订白纸黑字的合同。张大姐的手里只有当时交费的收据。之前 “雾里看花”,对方说啥都信以为真,现在想要把钱要回来,难。为了把损失降低,“大阅兵我也不要了,把本金还清我就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而纪念币是以投资或收藏为主,不属于生活消费范畴。一旦出现纠纷,很难维权。

  山东古玩商会理事耿启明建议:一定要掌握相当的资料,对这个东西有具体的了解:了解当时存世量、或者艺术的重要性、或者是稀缺性都会有。在不懂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多听、 多问、 多看, 少买少下手。

  专家提醒:因为收藏币缺乏监管,更容易被操控和炒作,价格超高后往往由老百姓承担,公司从中获利。还有一些公司并不是真正想投资收藏币,而是本着非法集资的目的来经营。收藏是一门大学问,出手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