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躲猫猫"、放下去接不住、放了权不作为

06.03.2015  18:51

  “有权不可任性”、“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的内容引发与会代表委员热议。

  他们普遍认为,过去一年简政放权、权力清单等行政体制改革步步深入,动真招出实招,用权力的减法不断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但改革推进中也有放权“躲猫猫”、放下去接不住、放了权不作为等“并发症”,已经成为制约权力改革深入推进的拦路虎,必须下一步在深化改革中大力解决。

   放权削权不停步 提前实现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2014年简政放权成绩单,去年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长詹夏来说,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过去一年安徽省不仅大刀阔斧进行简政放权,还贯彻中央要求,创造探索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双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作为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亲身体验了简政放权“割肉”的过程。他所在的中心曾经承担着畜禽遗传品种保护场的审批工作,在这一轮简政放权中,这一审批权被取消代之以备案。“权力革命是政府革自己的命,改革肯定有阵痛,但要看到,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政府行为,是消除腐败的土壤,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事实证明,政府权力“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例,取消注册登记制后,仅辽宁2014年新登记公司制企业增长了76%,形成新一轮创业热潮。据工商总局统计,自2014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以来,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04.7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