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委:让学生出出力、流流汗 加强动手实操内容

06.08.2015  10:51

  我国出台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北京市教委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动建立课程完善、模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原有劳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动手实操的内容安排。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国拟用3至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北京市教委今天表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并在中小学学科教学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融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   据介绍,今年7月北京市教委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必修课,包括学科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要让学生有适当的劳动体验,通过出出力、流流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北京市教委指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原有劳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动手实操的内容安排,培养中小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