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王法伦,农家院办起怡弘斋

18.01.2016  14:38

大人小孩乐在其中  每年,王法伦都要给怡弘斋添置书籍:“90%的书都是自己买的,其他都是政府、个人捐赠的。传统婚俗的传承人  王法伦在当地的名气,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传统嫁娶习俗的熟悉。

   ▲王法伦在写对联。

  1月7日,已是隆冬时节。胶州市胶莱镇石门子口村的怡弘斋里暖意融融,五六名村民正在这里读书看报。一年到头,只要不是农忙,怡弘斋里来来往往的村民总断不了。这24平方米的斗室,寄托了怡弘斋主人王法伦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要把传统文化的根留在乡村。
  这位出身于耕读世家的退休乡村教师,自1987年在自己的农家院创办书屋怡弘斋以来,不仅义务开放阅览室,为孩子教习书法,还为四里八乡的新人们写对子、主持传统婚礼。他将先人传下的一支文脉,传扬至今,遍及四里八乡。
土秀才
出身诗书人家
  手写的字,自制的灯笼,怡弘斋在村里显得别具一格,透出一股文化味。怡弘斋不大,长6米,宽4米。屋顶一个白炽灯泡,墙四周都是书架书桌,屋子中间摆有几张木椅。书桌上,有文房四宝,几张习作摆放其上。几位村民,有男有女,安静地靠在北窗,借着日光读书。
  今年62岁的怡弘斋主人王法伦,是个文化人。在乡村小学教学43年的他,是当地农村两代人的老师。他的父亲以前也是位私塾先生。听父亲说,祖上曾有人中过秀才,当年传下的书箱至今还存在家里。
  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王法伦也酷爱读书,尤其喜爱传统文化。1987年,在如今的老屋,他创办了书屋,自购报刊书籍,给乡亲们阅读。2001年盖了新屋后,怡弘斋就挪到了现址。“怡就是高兴快乐,弘就是传播弘扬,我这个‘怡弘斋’,就是传播好东西,让人快乐。”王法伦说。
大人小孩
乐在其中
  每年,王法伦都要给怡弘斋添置书籍:“90%的书都是自己买的,其他都是政府、个人捐赠的。”这些书,大多都是赶上节会促销,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从少儿期刊,到小说故事,再到农业技术,藏书满足了多数庄稼人的胃口。很多书,都已用报纸糊上,体现了主人的珍惜爱护。
  只要不出门,早上7点多怡弘斋就开门了,直到晚上九点多钟熄灯。“即便我不在,老伴和父亲都还在,直接进来就行。”王法伦说。除了书,主人也没什么好提供的,热水是供应的,顶多提供点瓜子。除此之外,王法伦也和来客们讲讲故事、谈谈时事,解解闷。
  王法伦老伴杨书芹说:“他的退休工资也可以了,买书花不了多少。对我来说,就是打扫打扫卫生、烧点水,冷热天开开空调。”坚持付出20多年,王法伦一家多了不少生活乐趣。他说:“年轻人上班,小孩子上学,留在家里出不去的,就在这里看看书、说说话,挺好的。电脑手机不会,看电视费眼睛,农村人看书读报也有意思。
  到了寒暑假,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书法。“每个人自己带椅子,带笔和纸,在墙边围成一圈写大字。”王法伦说。
传统婚俗
的传承人
  王法伦在当地的名气,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传统嫁娶习俗的熟悉。除了所在的村子,远至高密、平度,王法伦也常常被人家请去,从看日子、写对联,一直到现场主持婚礼。一家觉得他做得好,做得场面,就口口相传开来,其他人家就都请他去。“最远的能去100多里地,一年下来能去60多场。我也不图钱,顶多喝个喜酒,家里的喜糖倒是很多。”王法伦喜滋滋地说。书橱里,是他和几个后生的合影,“新郎是我学生,伴郎也是我学生,跟我合影哩。
  王法伦拿来红纸,用毛笔写下了一副对联:既定乾坤位,当思父母心。他说,这副对联是以前新媳妇过门时必须要张贴在家里的,就是教育新人一定要孝敬父母。“嫁娶习俗,里头有很多道理可以讲,但现在很少有人懂这些东西了。”王法伦说,“现在农村人结婚,也都请婚庆公司的,但都是讲排场,娱乐性质的。咱传统的婚俗,带有教育意义,很庄重。
  王法伦的书桌上堆放着很多这方面的古装书,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手抄了大量的资料。一本清朝人抄写的《嫁娶通书》,他已经手抄了两遍。“我就怕以后这些东西都失传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