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项目建设纪实

26.11.2015  16:03

  “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是列入文化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项目计划在我国沿边沿海的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基础上,以提升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目标,运用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等技术手段,汇聚共享边疆特色数字文化资源,消除盲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环绕我国边疆地区的广覆盖、高效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打造边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网点布局上,针对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盲点”,突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点的局限性,把当地人口、地理、边防、对外交流等作为布局依据。以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础,与广播电视户户通、数字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在功能设置上,以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努力方向,研究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将服务点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设备配置上,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具体标准,在无法接入互联网且基层群众相对集中的定居点,突出流动服务与无线多终端服务,推动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到人,消除草原牧场、边境口岸、边防哨所、边贸集市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盲点”。

  这是一个始于2013年的文化惠民项目,它的实施将有利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文化安全。

  这是一场消除公共文化服务盲点的持久战,它深入草原牧场、边境口岸、边防哨所、边贸集市,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是一次打破行政区划、突破固有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在总长4万余公里的边界海岸线上织就了一条文化惠民、文化惠兵的文化带。

  2013年至2015年,寒来暑往,文化共享工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走过了3个春秋。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中西部11个边疆地区的105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实现了数字文化服务配置标准的提升,9086个数字文化驿站落成;5个东部地区建成一批数字文化长廊示范点。这一系列数字表明,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并向纵深推进。

  相关省份结合自身条件,摸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经验,为了更好地提升总结,厘清下一步工作思路,11月17日至18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联合山东省文化厅、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2015年建设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19个边疆地区,部分省(区、市)文化厅公共文化处,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以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广西、云南、新疆七省区公安边防总队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文化系统和公安边防系统有关代表共同参与,是文化共享工程在向社会化迈进中的一次创新实践。

  连点成线 连线成网

  山东威海刘公岛是一座位于威海湾口的岛屿,现有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7户、156人,负责岛上边境管理和执法执勤等任务的威海边防支队刘公岛边防派出所,常年驻守在这里。所里22名警官,18人为女警,她们同男警官一样,背井离乡,长期坚守在这里,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休闲时的寂寥却是女警官们挥之不去的无奈。现年23岁的女警卢娇祎说:“刚入伍时诸多不适应,生活条件有限,文化娱乐方式匮乏,很多人都有些想家。”所以,她们只能通过唱歌、聊天等方式打发闲暇时光。同样,在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的威海,驻守边防的部队、从事渔业经营的企业、以渔业为生的村民,都处于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之外,尤其当他们远离陆地出海时,在茫茫大海上要漂泊一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没有文化娱乐生活,出海的日子很难挨。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大陆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跨2市6县(区),并与越南相邻,全区有各种类型口岸和商贸互市点。处在边界线上的边防部队和当地群众由于远离城镇,很难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俄罗斯接壤。在边疆地区,由于财政收入不高,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相对偏低,再加上边疆地区地偏人稀,基层文化资源一直匮乏、信息闭塞,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数字文化鸿沟逐渐加深。

  ……

  这就是我国的国情,陆地边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总长4万余公里,与20多个国家接壤,沿边沿海省区市有18个,居住着46个少数民族,多种语言、文字、习俗并存,人文背景各异。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广人稀、边境线长、交通与通讯不便的状况,直接限制了以往按照行政区划固定设点模式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能力,服务盲点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部相关领导多次组织调研并指出,文化工作重点要下移,公共文化服务要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为此,从2013年开始,发展中心启动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该项目突出流动服务与移动无线服务,丰富边疆地区数字文化资源供给,有利于快速推进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大面积覆盖,有效改善边疆军民文化生活匮乏状况,提升边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经验交流 实地调研

  古语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项系统工程的推进,需要准备充分、稳步进行才能现成效,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也是如此。从2013年启动至今,发展中心每年在部分省份选取一批试点,边摸索边总结、边建设边推广,以期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如今,这些试点省份已经取得了颇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

  此次经验交流会就是本着边建设边总结的原则,在一些试点省份取得经验做法的同时,集聚共享,互通有无。如辽宁利用广电网络优势,将优秀文化信息送村入户,借助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使边疆百姓受益;福建以海外华侨华人为纽带,积极探索设立海外数字文化驿站;山东省与公安边防总队密切合作,初步形成“双线立体”的建设和服务模式……一系列创新实践带给与会代表们以启发。“福建省的做法,打破了原先把目光只放在国内的认识,看来,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也可以向海外延伸。”内蒙古分中心计算机网络部主任张树杰感慨地说。“虽然项目的推进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但是只盯在自己的这块领域,毕竟有点闭门造车,通过交流,可以打开视野,互通有无。”重庆市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2015年建设成果展,展示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总体思路、主要内容、中西部地区建设成果以及2015年以来在管理提升、东部地区示范点建设、与公安部边防系统联建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其中,将山东省“万里海疆·万里书香”数字文化长廊项目建设成果展示作为此次展览的重点。

  为了加深山东省“双线立体”建设服务模式的印象,与会代表前往威海荣成大庄许家社区、恒茂集团、石岛渔港以及威海刘公岛4个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了山东省海疆数字文化服务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施效果,大家普遍认为很多做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社区是一个拥有260户居民的社区,近些年,社区投资900万元建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在一楼配置了公共文化一体机、文化网络电视播出终端、数字文化E播宝及电脑等,社区居民通过这些数字设备,可以随时下载、浏览发展中心及山东省提供的数字文化资源。如公共文化一体机、数字文化E播宝等包含上百部电子书和视频共1TB的数字资源,只要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轻松下载这些资源,随时观看。看到如此便捷的数字设备,前来参观的代表们也忍不住拿出自己的手机进行体验,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梁海燕兴致盎然地选了几本平时爱看的小说,抓紧时间下载起来。她说:“这些设备真的很好用,我准备回去以后也给中心配一台。”

  在刘公岛,自从有了公共文化一体机、文化网络电视等数字设备,女警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卢娇祎兴奋地说:“尤其是文化网络电视,资源门类齐全,有时吃完晚饭,大家聚在一起,边喝茶边看会电影,气氛特别好。有了这些设备,突然觉得生活多彩了许多。”

  在恒茂集团、石岛港,书屋、公共文化一体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设施也都配备齐全。不仅方便了企业职工、边防官兵,也使辖区居民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成果。由于这些资源可以轻松下载,渔民和边防官兵不管在书屋还是在海上,都可以随时接收观看。

  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多方合作

  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由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有辽东、山东、雷州三个半岛,渤海、琼州、台湾三个海峡,以及17条主要入海河流和众多港湾;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其中居民海岛400多个。生活在近岸村镇或海岛的军警官兵和居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精神生活匮乏。所以,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除了在陆疆提供文化服务之外,还需要深入海疆。今年6月,发展中心与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6级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与山东、辽宁等10多个公安边防总队合作,建成数字文化驿站447个,有效开拓了边疆文化建设、数字文化稳边固边的新路径。

  与公安边防部队联手,可以通过其基层单位如边防派出所、边防检查站、社区警务室等,挑选、整合、规范信息资源,实现文化信息全方位、无死角地延伸到偏远地区。南开大学教授徐建华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单向信息资源传递形式,与公安边防合作,形成多层次、多途径、全覆盖,真正实现均等化、标准化,最终建成海疆地区的万里数字文化服务带。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实现“文化固边”的战略目标,使边境居民和官兵增强国家认同和国民意识,维护海疆地区的和平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