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文艺创作拿什么打破藩篱

26.06.2015  11:24

  近日与部分地市文化部门负责人座谈,发现在新形势下,地方文艺创作领域面临的困难仍十分棘手。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人、钱、“体制”。

  专业艺术领域缺人的问题老生常谈,但每一阶段都有新情况。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院团人才流失严重,原因多方面,但总也离不开“待遇”二字。一些院团仍保留事业身份,进人就要走考试程序。带有感性色彩的文艺领域,艺术院校毕业生考试进入院团所面临的文化课短板情况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当他们选择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时,基层院团与省级院团、中直院团的现实差距立刻显现,造成了基层院团“进不来、留不住”人才的尴尬。专业艺术领域的人才断档危机正逐渐逼近,这一情况在基层单位尤为明显。记者看到的一个现实例子是,某地市级京剧团,多年没有进新人,团里最年轻的演员已50岁。

  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事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我们必须承认,对多数追求社会效益的文艺院团而言,不论其是否转企改制,单靠走市场根本不能养活自己。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是,地方政府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改革思路,给予院团多方扶持,比如出台剧目奖励办法,以奖代补;文化惠民落实环节侧重“照顾”转制院团,给予其更多的项目补贴等。“扶上马、送一程”最后还是要让院团学会“自己走路”,如今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当这一政策完全铺开后势必会引入绩效评价,那时转制院团就要和民营文艺团体站在同一平台,谁的节目喜闻乐见,谁才能花上财政的钱。另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一些地方热衷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甚至连续几年将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到“高大上”的建筑上,直接挤占了当地的文艺创作资金。

  问题的第三个方面是“体制”,加引号是因为其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体制不同,这是存在于文化系统内部的一种特殊“体制”。一位院团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他最近特别忙,除了每年几十场次的送戏下乡任务和常规排练外,他们团还要抓紧创作一部新戏,来迎接省里即将举办的艺术节。既然常规任务这么重,新戏不排行不行?这位负责人的回答是“这是政治任务,别人都排,你能不排吗”。为了应付“上级硬压下来的任务”而完成的剧目,质量自然令人担忧。艺术生产链条“体制”不顺畅,打造文艺精品难免不成为一句空话。

  打破上述藩篱,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文艺创作也不能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不妨多些创新思维,推动转企院团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由国家在政策上兜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突出社会效益,合理考虑经济指标”,应该是繁荣文艺创作今后坚持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