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突出创新驱动,构建全域共享服务体系

16.12.2015  10:14

  “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央、各地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各地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在未来5年中,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应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满足事业需要、回应群众期盼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简而言之,即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各项改革,努力打造全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与基础工作的创新。一是立法创新。支持和鼓励文化发展较快并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的地方,先行出台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性法规、规章或单行条例,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二是财税政策方面的创新。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众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组织和个人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加强文化人才建设,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稳步推进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培训,建立培训上岗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特别是基层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委员会工作机制和专家库动态调整机制。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集约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践如“农村群众文化理事会”等基层文化团体自治制度,推广社区公共文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定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服务方式的完善和创新。一是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创新打造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圈扩散模式,打造诸如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等公共文化圈。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增加免费开放数量和范围,建立图书馆联盟、文化馆联盟,实现区域文化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三是创新和培育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项目,打造一批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同时推进红色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类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四是探索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更加广泛地开展和创新流动文化服务。五是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

  与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深刻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到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等先进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改革的强大助力。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计划。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项目资源,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地域性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云”平台、公共文化全媒体平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内容。

  文化精准扶贫方式的创新。创新开展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推动公共文化融入贫困地区的工作,通过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文化资源配送、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等项目,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支持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传统节庆、民族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实施文旅结合、文创结合、文化事业产业结合的文化惠民工程等文化扶贫项目,充实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