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国学文化民俗艺术体验基地”在山东博物馆揭牌

05.02.2016  13:06


  1月31日下午,“齐鲁国学文化民俗艺术体验基地”揭牌暨“山东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齐鲁国学文化民俗艺术体验基地”项目是山东省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是践行彩票公益金“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融合“社会参与、公益平台”模式,将参观展览、文化传播、艺术教育相结合,融教育和服务于一体,从而推广国学文化、传承民俗艺术,放大、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能量与路径。基地以齐鲁文化为载体,以山东博物馆丰富馆藏为实物凭借,以馆内基地传播和馆外文化推广为主要形式,以“体验式文化传承”为主导,面向大众,寓教于乐,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益性、生活化的文化传承体验基地,主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展演、展示活动,活化文化内涵。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财政共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1.9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仪式同时启动了“山东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仪式现场,来自山东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年俗工匠艺人为观众现场展示了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高密剪纸、曹州面人、胶东大饽饽、惠民苇子灯笼等精彩内容,青少年通过微信网上预约报名亲身体验参与了年画、剪纸、面人、巧饽饽、苇子灯笼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忙年”期间山东年俗的乐趣和风俗,通过快乐的动手过程了解到中国传统年俗的魅力。



 

  “博物馆里过大年”是山东博物馆着力打造的一项社会教育品牌活动,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猴年春节,山东博物馆从小年到除夕,将以年俗体验活动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包括“不贴年画不算过年—— 木版年画制作”“剪出的齐鲁年味——剪窗花”“掸‘晦’去‘陈’迎新春——制作鸡毛掸子”“蒸蒸日上的年味——胶东巧饽饽制作”“金猴迎新春,新桃换旧符——春联”等精彩内容;从初三到初六,寻找“猴”文物、新春祝福墙、年画迎财神、手绘叫虎、舞龙舞狮等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将让观众在山东博物馆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新春佳节。此外,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在常设展览的基础上,还将继续推出“画说年俗——馆藏年画精品展”、“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许伯夷和他的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东青年中国人物画联展”五个临时展览,以精彩的展览活动丰富广大民众的节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