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文艺评奖风清气正,才能实至名归

02.09.2015  10:36

  文艺作品凝结了创作人员、演职人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文艺评奖作为评估、检视文艺作品质量的抓手,对激励创作者潜心创作、助推精品力作、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发挥着立标杆、定标准、树导向的作用。评奖标准如何、评奖规则和程序是否规范、榜上有名者是否实至名归等,备受社会关注。

  违规设奖项、“大奖”满天飞,评奖不规则、暗箱能操作,为奖“抓创作”、得奖束高阁……广受诟病的文艺评奖乱象中,借评奖之机行暗箱操作之举、兴利益交换之风、开私相授受之门,更为人所不齿,“金钱奖”“人情奖”“政绩奖”“关系奖”的存在,严重贬损了文艺评奖的权威性、公正性。

  可喜的是,在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近一个时期以来,通过开展文艺评奖清理整顿、大幅压缩奖项、严肃评奖纪律等工作,文艺评奖可持续规范运行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保留下来的文艺奖项正在提升权威性、含金量上做文章,“以评代奖”也收到成效。

  为保证文艺评奖持续健康有序地进行,就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文艺评奖改革,不断地在正风气、严问责、立制度、抓监督上下功夫。

  一要正风气。文艺工作者要摆正心态,不必盲目追求各类奖项,而应该首先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搞创作,把体现正确价值观、受群众喜爱的作品作为自己的追求,而不是把获奖作为奋斗目标,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是以作品为立身之本,而不是用奖杯奖牌来镀金和包装。毕竟,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要想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只能靠德艺双馨,靠好作品、好口碑,而绝非靠钻营获奖。

  二要严问责。将“谁设奖谁负责、谁评奖谁负责”作为基本准则,在文艺评奖中引入问责制,问责并非一时一地实行而是终身施用,加强对公职人员、专家评委等的管理,对借文艺评奖谋求不当利益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建立和完善文艺评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与办法,消除权力寻租空间。

  三要立制度。在端正评奖理念、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的基础上,剑指文艺评奖潜规则,建立并织密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标准与制度体系网,以制度为硬约束,严格落实、规范运行,完善评奖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落实评委实名制及遴选、回避、轮换、保密等制度,建立获奖作品跟踪考核机制,严肃评奖纪律、提高评奖透明度,使评奖真正在阳光下规范进行。

  四要靠监督。文艺评奖的目的是表彰那些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而辛勤耕耘的艺术家,褒奖那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暖的文艺作品。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更是文艺评奖的监督人。评奖非儿戏,集思可广益。要在奖项设置、评奖规则、评奖程序、评奖结果等文艺评奖各环节引入观众评价机制,虚心接受人民监督,把百姓口碑、群众认可作为文艺评奖的重要一环。

  风清气正,才能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