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斤药酒下肚 一男子多脏器衰竭

03.02.2015  13:49

    武侠剧中,喝了毒酒后,往往是一粒药丸就能解毒。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慎喝了“毒”酒却十分危险。昨日,协和医院肾内科的医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实际上,如果有人误喝毒酒,往往是很凶险,可谓是九死一生,解毒也不是分分钟的事,而要一个过程,出院后还可能会有些后遗症,要继续跟进治疗。

  喝下2斤药酒   致全身多脏器衰竭   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郑丰说,去年5月份协和医院肾内科就收治了一名全身中毒的病人。   这个病人,男性,41岁,平潭人。查病史发现,该病人突发全身疼痛两天,有1天已经没有排尿。发病前,他曾喝下2斤朋友送的药酒。而这种全身关节疼痛是在他大量饮酒后出现的,还让人烦躁不安。该男子全身皮肤都变黄了,甚至连双眼都发黄了,还喘不过气。   送到当地医院后,其家人便收到了病危通知书。当地医院进行了止痛治疗后,稍有缓解,但辅助检查提示,男子肝、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险,需要紧急转院。该男子转入协和医院肾内科后,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出现全身多脏器包括肝、肾、呼吸、心脏、血液系统衰竭,横纹肌溶解等症状。   另外,他的血色素不足30,血小板只有3万多(正常人男性血色素在130~180g/L,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加上和免疫相关的指标异常,这都提示着男子还有非常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郑丰判断,该病人很可能是因喝了药酒而引起中毒。但是所进行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各项检测无法得出是因为什么引起中毒。   医生对症治疗   血透换血1个多月保住该男子性命   随后,林庆友副主任和叶洪医生等组成治疗团队,立即给中毒男子进行了对症治疗。医生们给该男子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保肝、大量输液等对症治疗,同时给该男子进行血液透析、血浆置换以及血液灌流。   “目前很多误喝药酒引起中毒的病人,往往不知道是何种毒素引起的,而且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解毒药。”郑丰解释说,因此临床上很关键的三个“解毒”步骤就是血液透析、血浆置换以及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是维持肾脏功能,血液置换则是祛除继发免疫因素诱导的溶血性贫血,血液灌流则是进行祛毒。   就这样对症治疗了一个多月,期间医生还要克服该男子合并出现的各种感染问题,比如严重的肺部感染,医生多次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就在男子的家人一度陷入绝望时,该男子身上的“毒”慢慢解了,逐渐康复。   这名男子清醒后回忆说,他的饮酒史有10多年了,基本上一天都要半斤白酒以上,没想到这次在最爱的酒上栽了“大跟头”。   在该男子出院后,虽然各项指标都恢复了,但是他还是感觉全身酸痛乏力,这种症状有持续了近1个月。   于是去年8月,他又来找了郑丰主任。郑丰给该男子检查后,发现其激素水平特别低,这可能是“中毒”后遗症,于是对症给开了激素药物进行治疗。服药2周后,男子才觉得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经过检查,各项指标也都正常。   医生提醒   药酒不能随意泡 饮用也需遵医嘱   据省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张喜奎教授介绍,临床上不时就会收治一些因喝错药酒反而添新病的患者。   据介绍,药酒是将药物与酒放在一起加工制成的,药酒的处方必须由有经验的中医师来开,经过辨证施治进行配制,也须在中医师指导下饮用。   在适宜人群方面,药酒实际上是中医的传统剂型之一,现在临床中用得很少,主要是气虚、血虚、阳虚、风湿病的病人用得相对较多。但是阴虚火旺、不虚的病人,如果喝了药酒反而要得病。还有一些对酒精过敏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慢性肝肾疾病患者,孕产妇,年老体弱者,儿童等均不宜饮用药酒。   在选材方面,药食两用的药材如乌梢蛇、桑葚、枸杞、龙眼肉、黄精等;保健类的药材,如人参、三七、当归、红花、红景天、西洋参、怀牛膝、杜仲等用来配置保健调养类的药酒相对来说安全。且药酒泡制必须选用高浓度白酒,这样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杀菌杀虫,不易变质也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在饮用方面,不宜以药酒佐餐,这容易与其他食物产生有害成分。药酒也并非越陈越好,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避免变质。一旦饮用过量,或者高浓度的药酒一小杯,都容易引起中毒。   另外,张教授提醒,近年来自酿药酒中毒事件,大部分是听信所谓的秘方自酿药酒,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悲剧。其中以乌头类的药材引起的中毒多见,尤其是生品,如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雪上一枝蒿等。这里面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它会破坏神经系统,导致心律失常,严重会引起死亡。乌头类药材泡酒服用或与酒同用更易导致中毒。